送何遯山人歸蜀
送何遯山人歸蜀。宋代。梅堯臣。 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到家逢社燕,下馬澣征衣。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
[宋代]:梅堯臣
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
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
到家逢社燕,下馬澣征衣。
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
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
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
到家逢社燕,下馬澣征衣。
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
唐代·梅堯臣的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
? 梅堯臣的詩(1885篇) 〕
唐代:
許棠
竹檻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云開作片,枝鳥立成行。
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天臺頻去說,誰占最高房。
竹檻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雲開作片,枝鳥立成行。
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天臺頻去說,誰占最高房。
宋代:
劉一止
長松倚青壁,千歲身不老。下顧蓬艾姿,生意何草草。
愿言雨露甘,馀潤及枯槁。耿耿心自憐,得蔭苦不早。
長松倚青壁,千歲身不老。下顧蓬艾姿,生意何草草。
願言雨露甘,馀潤及枯槁。耿耿心自憐,得蔭苦不早。
:
弘歷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
行看魚鳥閒來適,坐擁詩書靜里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鉤新月鏡中涵。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
行看魚鳥閒來適,坐擁詩書靜裡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鈎新月鏡中涵。
:
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曆曆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宋代:
劉克莊
我與蒙倛相類,君似季咸而非。
老子曾傳口訣,道人勿泄天機。
我與蒙倛相類,君似季鹹而非。
老子曾傳口訣,道人勿洩天機。
明代:
王祎
山居亦何樂,所樂在泉石。盤桓撫松桂,茲樂豈易得。
白云如飛鴻,過眼時歷歷。俯仰天地間,孤蹤寄幽僻。
山居亦何樂,所樂在泉石。盤桓撫松桂,茲樂豈易得。
白雲如飛鴻,過眼時曆曆。俯仰天地間,孤蹤寄幽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