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贈伊先生
寄贈伊先生。宋代。沈遼。 在昔齊光祿,招余訪仙宮。崇巖九疊峻,行望庵前松。下馬過星壇,超然挹孤風(fēng)。華冠映紺發(fā),談笑想鴻濛。飲之青菁飯,喻以朝元功。顧余方羈束,焉能謝人中。闇黮七八歲,日月何匆匆。吾非久寐客,不煩一言攻。己知棄寵辱,安能為世庸。還丹何時就,白云弄秋空。相望江湖上,杳杳復(fù)蒙蒙。
在昔齊光祿,招余訪仙宮。崇巖九疊峻,行望庵前松。
下馬過星壇,超然挹孤風(fēng)。華冠映紺發(fā),談笑想鴻濛。
飲之青菁飯,喻以朝元功。顧余方羈束,焉能謝人中。
闇黮七八歲,日月何匆匆。吾非久寐客,不煩一言攻。
己知棄寵辱,安能為世庸。還丹何時就,白云弄秋空。
相望江湖上,杳杳復(fù)蒙蒙。
沈遼簡介
唐代·沈遼的簡介

沈遼(1032—1085),字睿達(dá),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xí)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fēng)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fù)責(zé)監(jiān)內(nèi)藏庫。
...〔 ? 沈遼的詩(292篇) 〕猜你喜歡
午熱書事用西涯公韻公用杜韻 其二
古澗泉如為我然,松陰有石更堪眠。仰高長對山靈在,習(xí)靜將勝塵務(wù)牽。
大孤小孤匯澤畔,南高北高潮海邊。人間山水即風(fēng)月,清興到時那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