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劍門后日履危徑戲集轎兵方言
出劍門后日履危徑戲集轎兵方言。宋代。魏了翁。 籃輿陟險隘,兀兀不停轍。主人眩頭目,仆夫困唇舌。前疑樹梢拂,后慮崖石擦。方呼左畔蹺,復叫右竿捺。避礙牢掛肘,沖泥輕下腳。或荊棘兜掛,或屋檐拐抹。或踏高直上,或照下穩踏。斯須有不審,僨輿在目睫。深淵固可畏,平地尤險絕。作詩告仆夫,審諸秋毫末。識察既曉然,力行謹無忽。
籃輿陟險隘,兀兀不停轍。
主人眩頭目,仆夫困唇舌。
前疑樹梢拂,后慮崖石擦。
方呼左畔蹺,復叫右竿捺。
避礙牢掛肘,沖泥輕下腳。
或荊棘兜掛,或屋檐拐抹。
或踏高直上,或照下穩踏。
斯須有不審,僨輿在目睫。
深淵固可畏,平地尤險絕。
作詩告仆夫,審諸秋毫末。
識察既曉然,力行謹無忽。
魏了翁簡介
唐代·魏了翁的簡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 ? 魏了翁的詩(67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