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作
襄陽作。唐代。崔湜。 廟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按節(jié)巡河右,鳴騶入漢陽。城臨南峴出,樹繞北津長。好學(xué)風(fēng)猶扇,夸才俗未忘。江山跨七澤,煙雨接三湘。蛟浦菱荷凈,漁舟橘柚香。醉中求習(xí)氏,夢里憶襄王。宅壞仍思鳳,碑存更憶羊。下車慚政美,閉閣幸時康。多謝南征術(shù),于今尚不亡。
[唐代]:崔湜
廟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按節(jié)巡河右,鳴騶入漢陽。
城臨南峴出,樹繞北津長。好學(xué)風(fēng)猶扇,夸才俗未忘。
江山跨七澤,煙雨接三湘。蛟浦菱荷凈,漁舟橘柚香。
醉中求習(xí)氏,夢里憶襄王。宅壞仍思鳳,碑存更憶羊。
下車慚政美,閉閣幸時康。多謝南征術(shù),于今尚不亡。
廟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按節(jié)巡河右,鳴騶入漢陽。
城臨南峴出,樹繞北津長。好學(xué)風(fēng)猶扇,誇才俗未忘。
江山跨七澤,煙雨接三湘。蛟浦菱荷淨(jìng),漁舟橘柚香。
醉中求習(xí)氏,夢裡憶襄王。宅壞仍思鳳,碑存更憶羊。
下車慚政美,閉閣幸時康。多謝南征術(shù),于今尚不亡。
唐代·崔湜的簡介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瀾,定州安喜(今河北定縣)人,唐朝宰相,中書侍郎崔仁師之孫。戶部尚書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進士及第,曾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選受賄被貶為江州司馬,不久又起復(fù)為尚書左丞。唐中宗駕崩后,崔湜依附韋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變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并進中書令。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鏟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嶺南,途中被賜死。時年四十三歲。
...〔
? 崔湜的詩(39篇) 〕
:
花蕊夫人徐氏
曉吹翩翩動翠旗,爐煙千疊瑞云飛。何人奏對偏移刻,御史天香隔繡衣。
曉吹翩翩動翠旗,爐煙千疊瑞雲(yún)飛。何人奏對偏移刻,禦史天香隔繡衣。
:
朱帆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梁柱。百年恨、瀏陽河水,兩番騰怒。
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梁柱。百年恨、瀏陽河水,兩番騰怒。
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
宋代:
劉弇
由來昭武勝天臺,淑氣俄鐘命世材。天上月華方攝兔,人間春色已先梅。
長庚夢白真無敵,嵩岳生申世有開。直恐龍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來。
由來昭武勝天臺,淑氣俄鐘命世材。天上月華方攝兔,人間春色已先梅。
長庚夢白真無敵,嵩嶽生申世有開。直恐龍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來。
元代:
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fēng)簾竹影月窗梅。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fēng)簾竹影月窗梅。
明代:
霍與瑕
游子陟皇路,幽人嘯碧林。南北既異天,情意復(fù)鉛金。
愿言奏雅歌,既翕和且耽。巍巍山自高,洋洋水自深。
遊子陟皇路,幽人嘯碧林。南北既異天,情意複鉛金。
願言奏雅歌,既翕和且耽。巍巍山自高,洋洋水自深。
明代:
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gòu)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gòu)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