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部挽歌三首
李工部挽歌三首。唐代。張說。 錦帳為郎日,金門待詔時。楊宮先上賦,柏殿幾連詩。瞬息琴歌斷,凄涼簫挽悲。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師。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從。城臨丹闕近,山望白云重。會葬知元伯,看碑識蔡邕。無由接神理,揮涕向青松。常時好賓客,永日對弦歌。是日歸泉下,傷心無奈何。墓庭人已散,祭處鳥來過。碑石生苔蘚,榮名豈復(fù)多。
[唐代]:張說
錦帳為郎日,金門待詔時。楊宮先上賦,柏殿幾連詩。
瞬息琴歌斷,凄涼簫挽悲。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師。
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從。城臨丹闕近,山望白云重。
會葬知元伯,看碑識蔡邕。無由接神理,揮涕向青松。
常時好賓客,永日對弦歌。是日歸泉下,傷心無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處鳥來過。碑石生苔蘚,榮名豈復(fù)多。
錦帳為郎日,金門待詔時。楊宮先上賦,柏殿幾連詩。
瞬息琴歌斷,凄涼簫挽悲。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師。
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從。城臨丹闕近,山望白雲(yún)重。
會葬知元伯,看碑識蔡邕。無由接神理,揮涕向青松。
常時好賓客,永日對弦歌。是日歸泉下,傷心無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處鳥來過。碑石生苔蘚,榮名豈複多。
唐代·張說的簡介
張說(667年~730年) 唐代文學(xué)家,詩人,政治家。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世居河?xùn)|(今山西永濟),徙家洛陽。
...〔
? 張說的詩(255篇) 〕
:
釋妙聲
闔閭城西佳氣深,青天翡翠斲千岑。臺荒不見麋鹿跡,日落空聞樵牧音。
吳王宮殿絕壁下,隋朝城郭清湖陰。登高吊古意不盡,惟有沙鷗知我心。
闔閭城西佳氣深,青天翡翠斲千岑。臺荒不見麋鹿跡,日落空聞樵牧音。
吳王宮殿絕壁下,隋朝城郭清湖陰。登高吊古意不盡,惟有沙鷗知我心。
宋代:
釋文珦
東坡粟已黃,西疇稻堪獲。
農(nóng)家慶豐年,茅茨舉杯酌。
東坡粟已黃,西疇稻堪獲。
農(nóng)家慶豐年,茅茨舉杯酌。
清代:
林玉文
崧岳降神宰此間,仁心仁聞播鄉(xiāng)關(guān)。椿萱長茂祥麟毓,蘭桂騰芳瑞鳳還。
酒飲黃花傾北海,庭盈赤舄頌?zāi)仙健S泄ξ慕蹄戠姸Γf古英賢共仰攀。
崧嶽降神宰此間,仁心仁聞播鄉(xiāng)關(guān)。椿萱長茂祥麟毓,蘭桂騰芳瑞鳳還。
酒飲黃花傾北海,庭盈赤舄頌?zāi)仙健S泄ξ慕蹄戠姸Γf古英賢共仰攀。
:
林朝崧
墻東灶北甘隱淪,拉許排巢俱放誕。道德遙師苦縣聃,呻吟時學(xué)鄭人緩。
塵鞿已脫幸身閒,年矢每催悲日短。燒煉倘無鴻寶術(shù),服食愿求麋角散。
牆東竈北甘隱淪,拉許排巢俱放誕。道德遙師苦縣聃,呻吟時學(xué)鄭人緩。
塵鞿已脫幸身閒,年矢每催悲日短。燒煉倘無鴻寶術(shù),服食願求麋角散。
:
郭諫臣
野燒寒光慘,篷窗落景催。舟隨流水下,鳥帶夕陽回。
老去頻看鏡,閒來獨舉杯。連朝苦馳逐,忍聽暮猿哀。
野燒寒光慘,篷窗落景催。舟隨流水下,鳥帶夕陽回。
老去頻看鏡,閒來獨舉杯。連朝苦馳逐,忍聽暮猿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