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錢起的詩 > 送征雁

送征雁

[唐代]:錢起

秋空萬里凈,嘹唳獨南征。

風急翻霜冷,云開見月驚。

塞長怯去翼,影滅有馀聲。

悵望遙天外,鄉愁滿目生。

送征雁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意蕭索,長空萬里,一片明凈;天空中傳來一陣凄涼的叫聲,一隊孤獨的大雁正往南方飛去。

秋風瑟瑟,翻卷寒霜,凄冷徹骨;風卷殘云,云開見月,驚起飛雁。

征途如此遙遠,真擔心會累斷大雁的翅膀;大雁的影子雖然看不見了,但隱隱還能聽到它的聲音。

遙望天外,已經看不到大雁了,心中未免惆悵,鄉愁不禁油然而生。

注釋

征:遠征。征雁:遠飛的鴻雁。

萬里凈:一作“萬里靜”。

嘹唳:即凄清響亮的鳴聲。獨南征:一作“雁南征”。

風急:一作“風凌”。

塞:邊關,險要處,這里指大雁所飛之地。怯:一作“憐”。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592頁

2、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21-222頁

送征雁鑒賞

  錢起的家鄉在吳興(今屬浙江湖州)。安史之亂后,錢起羈留長安(今陜西西安),難以歸家。這首詩是寫詩人在長安觀秋雁南飛的感受。

  此詩首聯運用動靜交錯、點面結合的方法,寥寥數語,點畫出一幅秋空雁過圖。雁聲凄涼,定下了全篇基調。頷聯寫鴻雁南飛的行色。一個“冷”字,一個“驚”字,更增添了全詩的悲涼氣氛。頸聯緊扣詩題,先寫大雁征途遙遠,呼應題中“征”字,再寫詩人遙望大雁南飛,是寫“送”字。詩人的擔心,正說明他對大雁寄寓了深情。尾聯以“鄉愁”作結,正是題意所在。詩人目送大雁,視野逐漸模糊,仿佛隨著大雁看到了故鄉,于是鄉愁漸生,轉承得十分自然巧妙。

  鄉愁本是千古文人的一個傳統主題。詩人遭逢動亂歲月,漂泊流落,久居長安,不能回歸故土,只能寄情于懷想。這首詩就是寫秋夜送雁南飛,雁引鄉愁,詩人摹情寫狀,境界凄清,把鄉愁詠嘆得十分深沉和厚重。

錢起簡介

唐代·錢起的簡介

錢起

錢起(722?—780年),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1年)進士,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田縣尉,后任司勛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歷中為翰林學士。他是大歷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譽為“大歷十才子之冠”。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當時稱為“前有沈宋,后有錢郎。”

...〔 ? 錢起的詩(369篇)

猜你喜歡

自常山抵玉山途中作

郭諫臣

亂山青四合,江浙路中分。草露沾香徑,松風掃白云。

遙趨南贛檄,深愧北山文。士女道旁立,相看舊使君。

諸子將筑室以畫圖相示三首

宋代蘇轍

積因得果通三世,臨老長閑自一時。

久爾觀心終未悟,偶然見道了無疑。

首尾吟 其九十六

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盡性時。若圣與仁雖不敢,樂天知命又何疑。

恢恢志意方閑暇,綽綽情懷正坦夷。心逸日休難狀處,堯夫非是愛吟詩。

次東卿韻挽北村秋官五首 其三

明代邊貢

公昔較我藝,弱冠舉于鄉。公子復青年,探花冠群芳。

浩蕩云中衢,接羽相翱翔。思公不可見,斷絕我中腸。

餞高唐州詢

唐代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鬢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闕下,傾耳聽中和。

簡孫正字

宋代趙師秀

空齋兀兀難消日,況入中年睡亦疏。

洗釜煮蔬留客飯,卷簾移菊看人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