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六首 其四十一
偈頌七十六首 其四十一。宋代。釋子益。 古佛心,即于今。春風浩浩,春雨霖霖,高山流水少知音。
[宋代]:釋子益
古佛心,即于今。春風浩浩,春雨霖霖,高山流水少知音。
古佛心,即于今。春風浩浩,春雨霖霖,高山流水少知音。
唐代·釋子益的簡介
釋子益(?~一二六七),號劍關,劍州(今四川劍閣)人。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初住隆興府興化寺。移住隆興府云巖壽寧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入住福州西禪怡山長慶寺。三年卒。為南岳下二十世,無準師范禪師法嗣。有《劍關子益禪師語錄》一卷,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及林希逸所撰序。 釋子益詩,以輯自《語錄》及其中單編的詩編為一卷。
...〔
? 釋子益的詩(58篇) 〕
唐代:
耿湋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裡奉絲綸。
雲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裡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禦,靈怪問舟人。
元代:
方回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
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
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
宋代:
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複煙雲迷。舉頭此際長安遠,願借六翮淩丹梯。
清代:
陳維崧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鉤簾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鈎簾倚幌。
隻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
宋代:
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
多隆阿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
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游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
村邊古木綠陰交,已老榆錢匝地拋。草醉濃煙鳩喚雨,泥黏落絮燕營巢。
懶過韨井嫌塵擾,靜閉齋門待客敲。何處風箏遊線斷,翩翩落上杏花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