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無夢歸天臺
送張無夢歸天臺。唐代。崔希范。 孤云須信少常期,未作禎祥又欲歸。霖雨祇宜滋大旱,山川終稱養沈機。夜寒放意文章險,春盡平心筍蕨肥。若是蒲輪重到日,讓辭牋表莫重飛。
[唐代]:崔希范
孤云須信少常期,未作禎祥又欲歸。
霖雨祇宜滋大旱,山川終稱養沈機。
夜寒放意文章險,春盡平心筍蕨肥。
若是蒲輪重到日,讓辭牋表莫重飛。
孤雲須信少常期,未作禎祥又欲歸。
霖雨祇宜滋大旱,山川終稱養沈機。
夜寒放意文章險,春盡平心筍蕨肥。
若是蒲輪重到日,讓辭牋表莫重飛。
唐代·崔希范的簡介
唐朝人。號至一真人。撰《入藥鏡》論述道教丹法。提出 “吾心為鏡,身為之臺”;認為精、氣、神為煉丹大藥,心火內照,能見五臟六腑,故稱為鏡。(《天元入藥鏡·序》)
...〔
? 崔希范的詩(1篇) 〕
宋代:
蘇轍
積因得果通三世,臨老長閑自一時。
久爾觀心終未悟,偶然見道了無疑。
積因得果通三世,臨老長閑自一時。
久爾觀心終未悟,偶然見道了無疑。
宋代:
張镃
孤棹溯霜月,還過闔廬城。系船楊柳,橋畔吹袖晚寒輕。
百尺層臺重上,萬事紅塵一夢,回首幾周星。風調信衰減,親舊總凋零。
孤棹溯霜月,還過闔廬城。系船楊柳,橋畔吹袖晚寒輕。
百尺層臺重上,萬事紅塵一夢,回首幾周星。風調信衰減,親舊總凋零。
:
劉摰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國貪黃發舊,身負赤松期。
人也將安仰,天乎不慭遺。延和聽詔語,深見兩宮悲。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國貪黃發舊,身負赤松期。
人也將安仰,天乎不慭遺。延和聽詔語,深見兩宮悲。
清代:
牛燾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斗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鬥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唐代:
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隻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
戴梓
庭前有嘉樹,雙雙落奇鳥。卿云散組翰,煥彩張靈葆。
乳哺群雛嬌,噰噰聚晴曉。春風游冶郎,翠騎飛芳草。
庭前有嘉樹,雙雙落奇鳥。卿雲散組翰,煥彩張靈葆。
乳哺群雛嬌,噰噰聚晴曉。春風遊冶郎,翠騎飛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