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有感
秋去有感。明代。郭之奇。 隱幾知所萌,觀生視此息。因茲晝夜情,慚彼菌蛄識。上古有春秋,今人日老洫。篤時興眾哀,聞籟感諸惑。吹萬雖不同,錯行安可極。眼前今古消,身外暑寒織。惜陰徒有懷,回天苦無力。空馀往日悲,時乎不再得。
[明代]:郭之奇
隱幾知所萌,觀生視此息。因茲晝夜情,慚彼菌蛄識。
上古有春秋,今人日老洫。篤時興眾哀,聞籟感諸惑。
吹萬雖不同,錯行安可極。眼前今古消,身外暑寒織。
惜陰徒有懷,回天苦無力??这磐毡?,時乎不再得。
隱幾知所萌,觀生視此息。因茲晝夜情,慚彼菌蛄識。
上古有春秋,今人日老洫。篤時興衆哀,聞籟感諸惑。
吹萬雖不同,錯行安可極。眼前今古消,身外暑寒織。
惜陰徒有懷,回天苦無力。空馀往日悲,時乎不再得。
唐代·郭之奇的簡介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號菽子,又號正夫、玉溪。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人。為南明大臣,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相當宰相)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翌年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節。
...〔
? 郭之奇的詩(1157篇) 〕
宋代:
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鬥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宋代:
劉克莊
一紙黃書舉茂才,使君后挽復前推。
似聞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蟄雷。
一紙黃書舉茂才,使君後挽複前推。
似聞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蟄雷。
元代:
貝瓊
我住云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潭上游。
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我住雲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潭上遊。
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
趙瑗妾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
兩兩鸕鶿失舊磯,銜魚飛入菰蒲去。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
兩兩鸕鶿失舊磯,銜魚飛入菰蒲去。
近現代:
陳匪石
京華遍冠蓋,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陽春,迷離一片,渺煙水、吳根殘畫同論。
斜陽小樓外,漫愁縈絲柳,望冷孤云。堂前舊燕,勸歸來、莫誤黃昏。
京華遍冠蓋,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陽春,迷離一片,渺煙水、吳根殘畫同論。
斜陽小樓外,漫愁縈絲柳,望冷孤雲。堂前舊燕,勸歸來、莫誤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