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命欽和山居詩
上命欽和山居詩。明代。清浚。 老來一缽住巖幽,塵境無心得自繇。空里每看花滿眼,境中漸覺雪盈頭。吟馀月照千峰夜,定起云生萬壑秋。身世已知渾是夢,百年光景水東流。白發山僧住翠蘿,馀生身事任蹉跎。倦從石上支頤坐,閑向云中拍手歌。設利現時光煜煜,伽梨披處影裟裟。鐘山咫尺城東地,草木偏承雨露多。
[明代]:清浚
老來一缽住巖幽,塵境無心得自繇。空里每看花滿眼,境中漸覺雪盈頭。
吟馀月照千峰夜,定起云生萬壑秋。身世已知渾是夢,百年光景水東流。
白發山僧住翠蘿,馀生身事任蹉跎。倦從石上支頤坐,閑向云中拍手歌。
設利現時光煜煜,伽梨披處影裟裟。鐘山咫尺城東地,草木偏承雨露多。
老來一缽住巖幽,塵境無心得自繇。空裡每看花滿眼,境中漸覺雪盈頭。
吟馀月照千峰夜,定起雲生萬壑秋。身世已知渾是夢,百年光景水東流。
白發山僧住翠蘿,馀生身事任蹉跎。倦從石上支頤坐,閑向雲中拍手歌。
設利現時光煜煜,伽梨披處影裟裟。鐘山咫尺城東地,草木偏承雨露多。
唐代·清浚的簡介
清浚,字天淵,別號隨庵,1328年(元泰定五年),出生于浙江臺州路黃巖縣(今浙江省黃巖縣),父親李益,母應氏。清浚“幼學鄉校,穎悟特異,然不甘處俗,年十三依妙明出家”。次年受具,從此隨侍妙明“坐究行參”多年。1368年,明王朝建立,朱元璋登極稱帝,定都南京。是年,清浚被當地郡守邀請出世住持萬壽寺。1371年,元朝殘余勢力基本肅清,大規模的戰爭結束,為慰祭無數在戰爭中喪生的人和在國內制造和平氣息等多種原因,明太祖在首都的蔣山(今鐘山)親設普度大會,召全國“有道沙門十人”,清浚即居其一。
...〔
? 清浚的詩(2篇) 〕
明代:
皇甫汸
東山辭滿日,北郭送歸年。駐馬旌方舉,鳴笳座已遷。
傷心宿草地,灑涕菊花天。賴有徐卿子,寧云似舅賢。
東山辭滿日,北郭送歸年。駐馬旌方舉,鳴笳座已遷。
傷心宿草地,灑涕菊花天。賴有徐卿子,甯雲似舅賢。
元代:
廖大圭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
陳振家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
宋代:
王稱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圣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聖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清代:
黃遵憲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
元代:
德祥
顏顏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顔顔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