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吉的詩 >
讀石齋先生送蘇內翰伯誠詩欲和不能別賦古體一章為贈
讀石齋先生送蘇內翰伯誠詩欲和不能別賦古體一章為贈
讀石齋先生送蘇內翰伯誠詩欲和不能別賦古體一章為贈。明代。張吉。 滄江雨初歇,霽我西歸艇。醉把石翁詩,長吟覺心醒。起看西樵月,光與秋空迥。忽聽鸞鶴聲,飛緣彩云影。望之不可見,倚棹空引領。
[明代]:張吉
滄江雨初歇,霽我西歸艇。醉把石翁詩,長吟覺心醒。
起看西樵月,光與秋空迥。忽聽鸞鶴聲,飛緣彩云影。
望之不可見,倚棹空引領。
滄江雨初歇,霽我西歸艇。醉把石翁詩,長吟覺心醒。
起看西樵月,光與秋空迥。忽聽鸞鶴聲,飛緣彩雲(yún)影。
望之不可見,倚棹空引領。
唐代·張吉的簡介
(1451—1518)江西馀干人,字克修,號翼齋,別號古城。成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貴州布政使。精研諸經及宋儒著作。嘗曰“不讀五經,遇事便覺窒礙”。有《陸學訂疑》、《古城集》。
...〔
? 張吉的詩(283篇) 〕
清代:
洪亮吉
莫聽阿干歌,阿干心獨苦。棘城西去白蘭山,茫茫隔今古。
阿干為弟言,馬傷君莫怒。弟言報阿干,連枝本同父。
莫聽阿幹歌,阿幹心獨苦。棘城西去白蘭山,茫茫隔今古。
阿幹為弟言,馬傷君莫怒。弟言報阿幹,連枝本同父。
:
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xiàn)前。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xiàn)前。
:
周南
晴溪帆卷櫓聲柔,兩岸青紅濕未收。欲問三吳清絕處,碧瀾堂下采蓮舟。
晴溪帆卷櫓聲柔,兩岸青紅濕未收。欲問三吳清絕處,碧瀾堂下采蓮舟。
元代:
袁桷
弱冠不飲酒,篝燈橫玉繩。或云酒中趣,湛湛浮云蒸。
棄書試其言,杲若烏輪升。天根轉晴雷,堅城為之崩。
弱冠不飲酒,篝燈橫玉繩。或雲(yún)酒中趣,湛湛浮雲(yún)蒸。
棄書試其言,杲若烏輪升。天根轉晴雷,堅城為之崩。
明代:
黎貞
山中博奕閑王質,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山中博奕閑王質,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唐代:
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幹曲,洲中見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