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
敦煌曲。明代。曾棨。 吐蕃健兒面如赭,走入黃河放胡馬。七關(guān)蕭索少人行,白骨戰(zhàn)場縱復橫。敦煌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zhuǎn)急。烽煙斷絕鳥不飛,十一年來不解圍。傳檄長安終不到,借兵回紇何曾歸。愁云慘淡連荒漠,卷地北風吹雪落。將軍錦韉暮還控,壯士鐵衣夜猶著。城中匹綾換斗麥,決戰(zhàn)寧甘死鋒鏑。一朝胡虜忽登城,城上蕭蕭羌笛聲。當時左衽從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年年寒食憶中原,還著衣冠望鄉(xiāng)哭。老身幸存衣在篋,官軍幾時馳獻捷?
[明代]:曾棨
吐蕃健兒面如赭,走入黃河放胡馬。
七關(guān)蕭索少人行,白骨戰(zhàn)場縱復橫。
敦煌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zhuǎn)急。
烽煙斷絕鳥不飛,十一年來不解圍。
傳檄長安終不到,借兵回紇何曾歸。
愁云慘淡連荒漠,卷地北風吹雪落。
將軍錦韉暮還控,壯士鐵衣夜猶著。
城中匹綾換斗麥,決戰(zhàn)寧甘死鋒鏑。
一朝胡虜忽登城,城上蕭蕭羌笛聲。
當時左衽從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憶中原,還著衣冠望鄉(xiāng)哭。
老身幸存衣在篋,官軍幾時馳獻捷?
吐蕃健兒面如赭,走入黃河放胡馬。
七關(guān)蕭索少人行,白骨戰(zhàn)場縱複橫。
敦煌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zhuǎn)急。
烽煙斷絕鳥不飛,十一年來不解圍。
傳檄長安終不到,借兵回紇何曾歸。
愁雲(yún)慘淡連荒漠,卷地北風吹雪落。
將軍錦韉暮還控,壯士鐵衣夜猶著。
城中匹綾換鬥麥,決戰(zhàn)甯甘死鋒鏑。
一朝胡虜忽登城,城上蕭蕭羌笛聲。
當時左衽從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憶中原,還著衣冠望鄉(xiāng)哭。
老身幸存衣在篋,官軍幾時馳獻捷?
唐代·曾棨的簡介
曾棨(1372-1432)?字子棨,號西墅,江西永豐人。明永樂二年狀元,人稱“江西才子”。其為人如泉涌,廷對兩萬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樂大典》編纂。曾棨工書法,草書雄放,有晉人風度。
...〔
? 曾棨的詩(32篇) 〕
:
金幼孜
玉堂清切地,瀟灑出氛埃。雨點疏疏過,天香冉冉來。
隔花鶯歷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玉堂清切地,瀟灑出氛埃。雨點疏疏過,天香冉冉來。
隔花鶯曆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明代:
倫文敘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
別浦春風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客懷正苦風濤惡,況復登臨思轉(zhuǎn)多。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
別浦春風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客懷正苦風濤惡,況複登臨思轉(zhuǎn)多。
:
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fā),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
忘筌坐悅鳣鮪發(fā),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元代:
袁桷
弱冠不飲酒,篝燈橫玉繩。或云酒中趣,湛湛浮云蒸。
棄書試其言,杲若烏輪升。天根轉(zhuǎn)晴雷,堅城為之崩。
弱冠不飲酒,篝燈橫玉繩。或雲(yún)酒中趣,湛湛浮雲(yún)蒸。
棄書試其言,杲若烏輪升。天根轉(zhuǎn)晴雷,堅城為之崩。
明代:
楊士奇
忽遇髫年舊,惟看語笑真。清詩仍滿袖,華發(fā)已盈巾。
桑梓二千里,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嘯地,因話共傷神。
忽遇髫年舊,惟看語笑真。清詩仍滿袖,華發(fā)已盈巾。
桑梓二千裡,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嘯地,因話共傷神。
唐代:
韓翃
掛席逐歸流,依依望虎丘。殘春過楚縣,夜雨宿吳洲。
野寺吟詩入,溪橋折筍游。到官無一事,清靜有諸侯。
掛席逐歸流,依依望虎丘。殘春過楚縣,夜雨宿吳洲。
野寺吟詩入,溪橋折筍遊。到官無一事,清靜有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