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南渚席上送秦鳳山分體得柏梁
趙南渚席上送秦鳳山分體得柏梁。明代。邊貢。 我家東海君東吳,一日相逢游上都。官居并結城南衢,會面不問晨與晡。登山臨水時一呼,白馬青衫光照途。見者謂是游俠徒,豈知義氣卑王盧。中宵坐感頭白烏,朝辭闕庭暮江湖。云泥忽如鴻與鳧,夕陽下樹秋巘孤。回風策策鳴脩蘆,于嗟離心不可圖,何時歸來江上艫。
[明代]:邊貢
我家東海君東吳,一日相逢游上都。官居并結城南衢,會面不問晨與晡。
登山臨水時一呼,白馬青衫光照途。見者謂是游俠徒,豈知義氣卑王盧。
中宵坐感頭白烏,朝辭闕庭暮江湖。云泥忽如鴻與鳧,夕陽下樹秋巘孤。
回風策策鳴脩蘆,于嗟離心不可圖,何時歸來江上艫。
我家東海君東吳,一日相逢遊上都。官居并結城南衢,會面不問晨與晡。
登山臨水時一呼,白馬青衫光照途。見者謂是遊俠徒,豈知義氣卑王盧。
中宵坐感頭白烏,朝辭闕庭暮江湖。雲泥忽如鴻與鳧,夕陽下樹秋巘孤。
回風策策鳴脩蘆,于嗟離心不可圖,何時歸來江上艫。
唐代·邊貢的簡介
邊貢(1476 ~1532)字庭實,因家居華泉附近,自號華泉子,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明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進士,官至太常丞。邊貢以詩著稱于弘治、正德年間,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并稱“弘治四杰”。后來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稱為明代文學“前七子”。
...〔
? 邊貢的詩(940篇) 〕
明代:
黃仲昭
按節遙沖瘴雨寒,西風聞訃淚交潸。憶君九曲分岐去,問我三山歲月還。
柏府此時經舊宅,泉臺無路覓清顏。全歸俯仰應無愧,百歲誰能脫此關。
按節遙沖瘴雨寒,西風聞訃淚交潸。憶君九曲分岐去,問我三山歲月還。
柏府此時經舊宅,泉臺無路覓清顔。全歸俯仰應無愧,百歲誰能脫此關。
:
歐陽元
扶搖萬里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琛金絡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岳,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田野夢天朝。
扶搖萬裡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琛金絡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嶽,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田野夢天朝。
宋代:
釋普濟
白鶴五通賢圣,瞥喜瞥嗔無定。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依然錯認。
白鶴五通賢聖,瞥喜瞥嗔無定。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依然錯認。
元代:
黃庚
碧玉花冠素錦裳,對拈棋子費思量。
終年不下神仙著,想是蓬萊日月長。
碧玉花冠素錦裳,對拈棋子費思量。
終年不下神仙著,想是蓬萊日月長。
唐代:
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幹曲,洲中見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