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孫登嘯臺
登孫登嘯臺。明代。唐順之。 晉時肥遁士,長嘯此山陰。自遠龍蛇跡,能為鸞鳳音。清凈同河上,沉冥異竹林。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逸駕應難返,荒臺尚可臨。俯看恒衛水,遙見太行岑。砌冷疏花發,扉扃落葉深。寧知千載后,更有阮生尋。
[明代]:唐順之
晉時肥遁士,長嘯此山陰。自遠龍蛇跡,能為鸞鳳音。
清凈同河上,沉冥異竹林。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逸駕應難返,荒臺尚可臨。俯看恒衛水,遙見太行岑。
砌冷疏花發,扉扃落葉深。寧知千載后,更有阮生尋。
晉時肥遁士,長嘯此山陰。自遠龍蛇跡,能為鸞鳳音。
清淨同河上,沉冥異竹林。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逸駕應難返,荒臺尚可臨。俯看恒衛水,遙見太行岑。
砌冷疏花發,扉扃落葉深。甯知千載後,更有阮生尋。
唐代·唐順之的簡介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
? 唐順之的詩(371篇) 〕
宋代:
釋道寧
風攪長空,春云四起。六臂三頭,徒誇唇觜。匝地普天,全非伴侶。
等閒拈出與君看,直下分明須薦取。
風攪長空,春雲四起。六臂三頭,徒誇唇觜。匝地普天,全非伴侶。
等閒拈出與君看,直下分明須薦取。
兩漢:
佚名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
傅義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宋代:
魏了翁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
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
明代:
韓日纘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
預遣荔生能應節,即防柳弱欲偷春。應知晴日無云物,肅望分明見北辰。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
預遣荔生能應節,即防柳弱欲偷春。應知晴日無雲物,肅望分明見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