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回峰院寄黃擇中察院
宿回峰院寄黃擇中察院。宋代。釋道潛。 秋堂立四壁,物色夜蕭然。藜床抱孤影,起坐未成眠。曾飆激高梧,萬動接虛警。感至情先謝,理冥神預領。銅壺漏未央,扶杖起彷徨。方塘溢繁荇,冷月下疏篁。躑躅步空除,風帶裊霜裾。泯余契幽獨,悵子隔川途。短短袖中書,明發欲誰寄。梁上木鯉魚,儻能將此意。古亦有相思,吾今何所遺。浩歌望云水,期子與同歸。
[宋代]:釋道潛
秋堂立四壁,物色夜蕭然。藜床抱孤影,起坐未成眠。
曾飆激高梧,萬動接虛警。感至情先謝,理冥神預領。
銅壺漏未央,扶杖起彷徨。方塘溢繁荇,冷月下疏篁。
躑躅步空除,風帶裊霜裾。泯余契幽獨,悵子隔川途。
短短袖中書,明發欲誰寄。梁上木鯉魚,儻能將此意。
古亦有相思,吾今何所遺。浩歌望云水,期子與同歸。
秋堂立四壁,物色夜蕭然。藜床抱孤影,起坐未成眠。
曾飆激高梧,萬動接虛警。感至情先謝,理冥神預領。
銅壺漏未央,扶杖起彷徨。方塘溢繁荇,冷月下疏篁。
躑躅步空除,風帶裊霜裾。泯餘契幽獨,悵子隔川途。
短短袖中書,明發欲誰寄。梁上木鯉魚,儻能將此意。
古亦有相思,吾今何所遺。浩歌望雲水,期子與同歸。
唐代·釋道潛的簡介
釋道潛,本名曇潛,號參寥子,賜號妙總大師。俗姓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續骫骳說》)。一說姓何,于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咸淳臨安志》卷七○)。幼即出家為僧,能文章,尤喜為詩。與蘇軾、秦觀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紹圣間,蘇軾貶海南,道潛亦因詩獲罪,責令還俗。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曾肇為之辯解,復為僧。崇寧末歸老江湖。其徒法穎編有《參寥子詩集》十二卷,行于世。
...〔
? 釋道潛的詩(388篇) 〕
:
傅子馀
碧云高壘火西流,有客虛堂取次休。奇熱逼人無處可,已回一雨作孤秋。
碧雲高壘火西流,有客虛堂取次休。奇熱逼人無處可,已回一雨作孤秋。
:
釋宗杲
今朝四月初一,衲僧放楖栗。雖然不許默照,須要人人面壁。
今朝四月初一,衲僧放楖栗。雖然不許默照,須要人人面壁。
唐代:
武元衡
王昌家直在城東,落盡庭花昨夜風。
高興不辭千日醉,隨君走馬向新豐。
王昌家直在城東,落盡庭花昨夜風。
高興不辭千日醉,隨君走馬向新豐。
宋代:
蒲壽宬
結草為庵寄一枝,鐘魚聊復事清規。
野蔬入供無人識,古柏為香有佛知。
結草為庵寄一枝,鐘魚聊複事清規。
野蔬入供無人識,古柏為香有佛知。
宋代:
薛季宣
上元云路玉塵飛,應是虬驂罷會歸。望合郊原人世變,映浮城郭夜燈微。
連天忘卻黃岡縣,際水平將赤壁磯。滾滾長江耐澄撓,浪回鷗鳥一驚翚。
上元雲路玉塵飛,應是虬驂罷會歸。望合郊原人世變,映浮城郭夜燈微。
連天忘卻黃岡縣,際水平將赤壁磯。滾滾長江耐澄撓,浪回鷗鳥一驚翚。
明代:
王恭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
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
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