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雙韻賦摘阮)
菩薩蠻(雙韻賦摘阮)。宋代。辛棄疾。 阮琴斜掛香羅綬。玉纖初試琵琶手。桐葉雨聲干。真珠落玉盤。朱弦調(diào)未慣。笑倩春風(fēng)伴。莫作別離聲。且聽雙鳳鳴。
[宋代]:辛棄疾
阮琴斜掛香羅綬。玉纖初試琵琶手。桐葉雨聲干。真珠落玉盤。
朱弦調(diào)未慣。笑倩春風(fēng)伴。莫作別離聲。且聽雙鳳鳴。
阮琴斜掛香羅綬。玉纖初試琵琶手。桐葉雨聲幹。真珠落玉盤。
朱弦調(diào)未慣。笑倩春風(fēng)伴。莫作別離聲。且聽雙鳳鳴。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
清代:
曹爾堪
秋欲暮,江水盡生涼。鷗浴似添濤外雪,林疏微映菊前黃。
材屋日恒長。
秋欲暮,江水盡生涼。鷗浴似添濤外雪,林疏微映菊前黃。
材屋日恒長。
:
歐陽元
扶搖萬里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琛金絡(luò)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岳,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田野夢天朝。
扶搖萬裡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琛金絡(luò)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嶽,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田野夢天朝。
宋代:
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
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
兩漢:
佚名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將何物斗輕盈。雪因舞態(tài)羞頻下,云為歌聲不忍行。
螺髻小,鳳鞋輕。天邊斗柄又斜橫。水晶庭柱琉璃帳,客去同誰看月明。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將何物鬥輕盈。雪因舞態(tài)羞頻下,雲(yún)為歌聲不忍行。
螺髻小,鳳鞋輕。天邊鬥柄又斜橫。水晶庭柱琉璃帳,客去同誰看月明。
明代:
王鏊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
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dāng)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云高。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禦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
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dāng)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雲(yún)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