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溫江宿僧凈偲秀野軒
自溫江宿僧凈偲秀野軒。宋代。趙抃。 千里尋山憶爛柯,七旬歸去此重過。因觀秀野軒前景,與我高齋不較多。
[宋代]:趙抃
千里尋山憶爛柯,七旬歸去此重過。因觀秀野軒前景,與我高齋不較多。
千裡尋山憶爛柯,七旬歸去此重過。因觀秀野軒前景,與我高齋不較多。
唐代·趙抃的簡介
趙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閱道,號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信安街道沙灣村)人。北宋名臣。元豐七年(1084年),趙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贈太子少師,謚號“清獻”。趙抃在朝彈劾不避權勢,時稱“鐵面御史”。平時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長厚清修,日所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趙清獻公集》。
...〔
? 趙抃的詩(480篇) 〕
:
金朝覲
秋風落葉感星霜,辜負韶光春夢長。硯北隨兄供筆墨,廚東呼嫂問羹湯。
劫當桓景都歸命,禮據檀弓可勿殤。他日登高臨眺處,天涯布奠一傾觴。
秋風落葉感星霜,辜負韶光春夢長。硯北隨兄供筆墨,廚東呼嫂問羹湯。
劫當桓景都歸命,禮據檀弓可勿殤。他日登高臨眺處,天涯布奠一傾觴。
宋代:
顧逢
酒邊無日不團欒,獨冷齋中憶舊歡。
窗外一株紅杏樹,三年不得與君看。
酒邊無日不團欒,獨冷齋中憶舊歡。
窗外一株紅杏樹,三年不得與君看。
:
傅義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縱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杜宇催人快繫風,羲娥行色太匆匆??v非看得韶光賤,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漸老,葉方濃。綠蔭猶肯護馀紅。白頭喜與青春侶,盡攬芳菲入夢中。
宋代:
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清代:
瞿士雅
酒滿金船花滿枝,年年高會趁花時。
鶯啼燕語芳菲節,春水晴山祓禊詞。
酒滿金船花滿枝,年年高會趁花時。
鶯啼燕語芳菲節,春水晴山祓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