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送何中復赴高陵簿
七言送何中復赴高陵簿。宋代。沈遘。 昔初送君向秦關,君時失意多悲嘆。今來送君復西去,君懷新命多歡語。別君重見凡四年,顏色如故氣軒軒。文章學問益老富,卓然遠致信可賢。長安古都今大府,并護關西諸節度。邇臣元老來后先,賢士大夫還而聚。君持利器往從之,當能一發胸中奇。莫嗟須臾廷下屈,我有镃基又乘時。君家湘衡萬馀里,十年遠游何所事。高車駟馬終當歸,努力無為故人恥。
[宋代]:沈遘
昔初送君向秦關,君時失意多悲嘆。今來送君復西去,君懷新命多歡語。
別君重見凡四年,顏色如故氣軒軒。文章學問益老富,卓然遠致信可賢。
長安古都今大府,并護關西諸節度。邇臣元老來后先,賢士大夫還而聚。
君持利器往從之,當能一發胸中奇。莫嗟須臾廷下屈,我有镃基又乘時。
君家湘衡萬馀里,十年遠游何所事。高車駟馬終當歸,努力無為故人恥。
昔初送君向秦關,君時失意多悲歎。今來送君複西去,君懷新命多歡語。
別君重見凡四年,顔色如故氣軒軒。文章學問益老富,卓然遠緻信可賢。
長安古都今大府,并護關西諸節度。邇臣元老來後先,賢士大夫還而聚。
君持利器往從之,當能一發胸中奇。莫嗟須臾廷下屈,我有镃基又乘時。
君家湘衡萬馀裡,十年遠遊何所事。高車駟馬終當歸,努力無為故人恥。
唐代·沈遘的簡介
(1028—1067)杭州錢塘人,字文通。仁宗皇祐元年進士。歷江寧府通判、知制誥、知杭州。明于吏治,令行禁止。召知開封府,遷龍圖閣直學士,拜翰林學士、判流內銓。母亡既葬,廬墓下,服喪未竟而卒。有《西溪集》。
...〔
? 沈遘的詩(164篇) 〕
清代:
陳維崧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
明代:
邊貢
送君無奈別情何,五日生朝客里過。心逐懸旌離漢徼,夢隨春柳渡遼河。
重關復嶺狼煙接,暮雨朝云海氣多。應有大篇吟出塞,不須停馬問干戈。
送君無奈別情何,五日生朝客裡過。心逐懸旌離漢徼,夢隨春柳渡遼河。
重關複嶺狼煙接,暮雨朝雲海氣多。應有大篇吟出塞,不須停馬問幹戈。
:
李宣龔
事業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
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
事業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
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
清代:
陸求可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