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
鼎湖。宋代。張因。 有唐天子天寶初,禮官學士披圖書。推本黃帝九云車,曾跨火龍升天衢。世傳虢略留鼎湖,世傳橋山晏神輿。真人起滅不異涂,霓來吹落火龍須。一須落處生萬蕪,春風秋霜榮復枯。頂峰千丈金芙蕖,一葉金華落婺墟。天子聞之為嗟吁,大封山川名仙都。姓劉天師半山居,修真自結草屠蘇。始嚴祠宇辟一區,至今名篆存珷玞。上下萬年變萬殊,水云依舊本扶疏。事載咸通端不誣,世更五代跡不除。鉅宋興王握乾符,慶源尊祖禮何如。乃命天下嚴殿廬,治平天子榜玉虛。北客南來一字無,飄飄含蓼政如荼。崆峒童子真吾徒,心閑神應微囁嚅。盡收勝概賦歸歟,歸去山東作畫圖。
[宋代]:張因
有唐天子天寶初,禮官學士披圖書。推本黃帝九云車,曾跨火龍升天衢。
世傳虢略留鼎湖,世傳橋山晏神輿。真人起滅不異涂,霓來吹落火龍須。
一須落處生萬蕪,春風秋霜榮復枯。頂峰千丈金芙蕖,一葉金華落婺墟。
天子聞之為嗟吁,大封山川名仙都。姓劉天師半山居,修真自結草屠蘇。
始嚴祠宇辟一區,至今名篆存珷玞。上下萬年變萬殊,水云依舊本扶疏。
事載咸通端不誣,世更五代跡不除。鉅宋興王握乾符,慶源尊祖禮何如。
乃命天下嚴殿廬,治平天子榜玉虛。北客南來一字無,飄飄含蓼政如荼。
崆峒童子真吾徒,心閑神應微囁嚅。盡收勝概賦歸歟,歸去山東作畫圖。
有唐天子天寶初,禮官學士披圖書。推本黃帝九雲車,曾跨火龍升天衢。
世傳虢略留鼎湖,世傳橋山晏神輿。真人起滅不異塗,霓來吹落火龍須。
一須落處生萬蕪,春風秋霜榮複枯。頂峰千丈金芙蕖,一葉金華落婺墟。
天子聞之為嗟籲,大封山川名仙都。姓劉天師半山居,修真自結草屠蘇。
始嚴祠宇辟一區,至今名篆存珷玞。上下萬年變萬殊,水雲依舊本扶疏。
事載鹹通端不誣,世更五代跡不除。鉅宋興王握乾符,慶源尊祖禮何如。
乃命天下嚴殿廬,治平天子榜玉虛。北客南來一字無,飄飄含蓼政如荼。
崆峒童子真吾徒,心閑神應微囁嚅。盡收勝概賦歸歟,歸去山東作畫圖。
唐代·張因的簡介
張因,據詩中“鉅宋”“治平天子”云云,當為英宗稍后人,姑系于此。
...〔
? 張因的詩(10篇) 〕
:
林朝崧
敦槃十二會葵邱,酒社詩盟接勝游。最憶鹿江燈節宴,夜深絲竹醉高樓。
敦槃十二會葵邱,酒社詩盟接勝遊。最憶鹿江燈節宴,夜深絲竹醉高樓。
宋代:
史浩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里昔游從。
云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裡昔遊從。
雲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宋代:
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明代:
吳與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詰手,不能移向畫圖看。
峭拔立雲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詰手,不能移向畫圖看。
:
王鏡寰
為傍巖腰筑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
為傍巖腰築一椽,好留遺跡在林泉。去梯玩月名流已,側帽填詞韻事傳。
塔影寫殘銜嶺月,鐘聲穿破隔溪煙。吟詩結社人伊往,且訪高僧學坐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