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
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宋代。張琬。 維舟得古寺,望遠天四平。晴日暉暉散,晚風泠泠清。危亭下瞰野,層閣高連甍。起望斗與牛,淮海相奔傾。往來誰百年,今昔我平生。悠悠何所寓,臺上多化城。與其逐影死,寧似不鳴烹。咄哉應有止,老矣將安行。中庭柜子落,丈室霜月明。此意竟蕭條,猶然笑安榮。
[宋代]:張琬
維舟得古寺,望遠天四平。晴日暉暉散,晚風泠泠清。
危亭下瞰野,層閣高連甍。起望斗與牛,淮海相奔傾。
往來誰百年,今昔我平生。悠悠何所寓,臺上多化城。
與其逐影死,寧似不鳴烹。咄哉應有止,老矣將安行。
中庭柜子落,丈室霜月明。此意竟蕭條,猶然笑安榮。
維舟得古寺,望遠天四平。晴日暉暉散,晚風泠泠清。
危亭下瞰野,層閣高連甍。起望鬥與牛,淮海相奔傾。
往來誰百年,今昔我平生。悠悠何所寓,臺上多化城。
與其逐影死,甯似不鳴烹。咄哉應有止,老矣將安行。
中庭櫃子落,丈室霜月明。此意竟蕭條,猶然笑安榮。
唐代·張琬的簡介
張琬,字德甫,鄱陽(今江西鄱陽)人(《潛研堂金石跋尾》卷四)。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畫墁集》卷七《郴行錄》)。神宗熙寧八年(一○七五),以著作佐郎同提舉荊湖北路常平事(《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二)。哲宗元祐間通判齊州(《東坡先生全集》卷三九《新差通判齊州張琬可衛尉寺丞制》),遷知秀州。紹圣元年(一○九四),提舉江南東路常平。三年,為福建提點刑獄。元符三年(一一○○),權發遣越州,移陜西提點刑獄。徽宗崇寧元年(一一○二),為廣南東路轉運判官。今錄詩二首。
...〔
? 張琬的詩(2篇) 〕
:
王禹稱
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蔽芾馀千本,青蔥共一園。
芽新撐老葉,土軟迸深根。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
勤王修歲貢,晚駕過郊原。蔽芾馀千本,青蔥共一園。
芽新撐老葉,土軟迸深根。舌小侔黃雀,毛獰摘綠猿。
清代:
夏曾佑
日暮江逾闊,秋深水不波。寒沙求食鳥,遠浦挽船歌。
萬物艱辛里,勞生感慨多。低回思作者,此意欲如何。
日暮江逾闊,秋深水不波。寒沙求食鳥,遠浦挽船歌。
萬物艱辛裡,勞生感慨多。低回思作者,此意欲如何。
宋代:
方岳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明代:
鄭岳
君去洞庭何處住,海門迢遞接東甌。湖田歲熟收粳稻,煙渚秋高弄釣舟。
漫說孔明無將略,早知若水是仙流。浮生萬事何時盡,都把閒情付白鷗。
君去洞庭何處住,海門迢遞接東甌。湖田歲熟收粳稻,煙渚秋高弄釣舟。
漫說孔明無將略,早知若水是仙流。浮生萬事何時盡,都把閒情付白鷗。
明代:
王世貞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咸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
函端舍利發,知爾不成空。老眼粗能辨,僧翻未易終。
真文玄奘熟,梵字苑鹹工。大類群龍藏,收來一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