軾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數升如芡實可作枕聞梅
軾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數升如芡實可作枕聞梅。宋代。蘇軾。 海隅荒怪有誰珍,零落珊瑚泣季倫。法供坐令微物重,(軾舊有怪石供。)色難歸致孝心純。只疑薏苡來交趾,未信玭珠出泗濱。愿子聚為江夏枕,不勞麾扇自寧親。
[宋代]:蘇軾
海隅荒怪有誰珍,零落珊瑚泣季倫。
法供坐令微物重,(軾舊有怪石供。
)色難歸致孝心純。
只疑薏苡來交趾,未信玭珠出泗濱。
愿子聚為江夏枕,不勞麾扇自寧親。
海隅荒怪有誰珍,零落珊瑚泣季倫。
法供坐令微物重,(軾舊有怪石供。
)色難歸緻孝心純。
隻疑薏苡來交趾,未信玭珠出泗濱。
願子聚為江夏枕,不勞麾扇自甯親。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近現代:
毛澤東
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謁學尊。途見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餓身。
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謁學尊。途見白雲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餓身。
元代:
方回
七里南山邊,更作三里程。十里舊榷界,雙橋酒有聲。
身老友朋盡,事殊時代更。茅店迷處所,飲徒眠九京。
七裡南山邊,更作三裡程。十裡舊榷界,雙橋酒有聲。
身老友朋盡,事殊時代更。茅店迷處所,飲徒眠九京。
宋代:
曾鞏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饌雨余收白蕈,客樽秋后對紅英。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饌雨餘收白蕈,客樽秋後對紅英。
:
石任之
神山消息訊東風。守到梅花色是空。又借轉身春一搦,烈花柔釀想奇功。
神山消息訊東風。守到梅花色是空。又借轉身春一搦,烈花柔釀想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