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賦詠成篇
七夕賦詠成篇。唐代。沈叔安。 皎皎宵月麗秋光,耿耿天津橫復長。停梭且復留殘緯,拂鏡及早更新妝。彩鳳齊駕初成輦,雕鵲填河已作梁。雖喜得同今夜枕,還愁重空明日床。
[唐代]:沈叔安
皎皎宵月麗秋光,耿耿天津橫復長。停梭且復留殘緯,
拂鏡及早更新妝。彩鳳齊駕初成輦,雕鵲填河已作梁。
雖喜得同今夜枕,還愁重空明日床。
皎皎宵月麗秋光,耿耿天津橫複長。停梭且複留殘緯,
拂鏡及早更新妝。彩鳳齊駕初成輦,雕鵲填河已作梁。
雖喜得同今夜枕,還愁重空明日床。
唐代·沈叔安的簡介
沈叔安,善詩文,大唐開國功臣,官至潭州都督、刑部尚書、吳興郡公。字、里、生卒年均不詳。死后,陪葬唐高祖獻陵,并畫其圖像于凌煙閣,附于二十四功臣后。謚號定。李淵太原起兵進攻長安的初期,沈叔安任府佐,負責調度老弱病兵,監運軍需糧草。武德七年(624年),沈叔安攜天尊像及道士出使高麗,冊封榮留王高建武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同去的道士為國王和高麗道士、信徒數千人布講《老子》。歷司門郎中等職,后官累至潭州都督、刑部尚書、吳興郡公。
...〔
? 沈叔安的詩(1篇) 〕
宋代:
丘處機
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壺閬苑海東西。仙人玉女時游集,不許桃源過客迷。
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壺閬苑海東西。仙人玉女時遊集,不許桃源過客迷。
明代:
區大相
家住層城接御溝,承恩使越錦衣游。尺書入報明光殿,東盡扶桑看海流。
家住層城接禦溝,承恩使越錦衣遊。尺書入報明光殿,東盡扶桑看海流。
元代:
德祥
顏顏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顔顔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清代:
屈大均
端州白石天下稀,聲含宮商人不知。斲瑤琴長四尺,輕如一片番流離。
石音最是難調者,碧玉老人能大雅。繇來太古本無弦,不是希聲知者寡。
端州白石天下稀,聲含宮商人不知。斲瑤琴長四尺,輕如一片番流離。
石音最是難調者,碧玉老人能大雅。繇來太古本無弦,不是希聲知者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