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從軍行六首
相和歌辭。從軍行六首。唐代。劉長卿。 回看虜騎合,城下漢兵稀。白刃兩相向,黃云愁不飛。手中無尺鐵,徒欲突重圍。落日更蕭條,北方動枯草。將軍追虜騎,夜失陰山道。戰敗仍樹勛,韓彭但空老。草枯秋塞上,望見漁陽郭。胡馬嘶一聲,漢兵淚雙落。誰為吮癰者,此事令人薄。目極雁門道,青青邊草春。一身事征戰,匹馬同辛勤。末路成白首,功歸天下人。倚劍白日暮,望鄉登戍樓。北風吹羌笛,此夜關山愁。回首不無意,滹河空自流。黃沙一萬里,白首無人憐。報國劍已折,歸鄉身幸全。單于古臺下,邊色寒蒼然。
[唐代]:劉長卿
回看虜騎合,城下漢兵稀。白刃兩相向,黃云愁不飛。
手中無尺鐵,徒欲突重圍。
落日更蕭條,北方動枯草。將軍追虜騎,夜失陰山道。
戰敗仍樹勛,韓彭但空老。
草枯秋塞上,望見漁陽郭。胡馬嘶一聲,漢兵淚雙落。
誰為吮癰者,此事令人薄。
目極雁門道,青青邊草春。一身事征戰,匹馬同辛勤。
末路成白首,功歸天下人。
倚劍白日暮,望鄉登戍樓。北風吹羌笛,此夜關山愁。
回首不無意,滹河空自流。
黃沙一萬里,白首無人憐。報國劍已折,歸鄉身幸全。
單于古臺下,邊色寒蒼然。
回看虜騎合,城下漢兵稀。白刃兩相向,黃雲愁不飛。
手中無尺鐵,徒欲突重圍。
落日更蕭條,北方動枯草。將軍追虜騎,夜失陰山道。
戰敗仍樹勳,韓彭但空老。
草枯秋塞上,望見漁陽郭。胡馬嘶一聲,漢兵淚雙落。
誰為吮癰者,此事令人薄。
目極雁門道,青青邊草春。一身事征戰,匹馬同辛勤。
末路成白首,功歸天下人。
倚劍白日暮,望鄉登戍樓。北風吹羌笛,此夜關山愁。
回首不無意,滹河空自流。
黃沙一萬裡,白首無人憐。報國劍已折,歸鄉身幸全。
單于古臺下,邊色寒蒼然。
唐代·劉長卿的簡介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
? 劉長卿的詩(459篇) 〕
近現代:
劉咸滎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嘆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墻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何處桃源可問津,我生應歎不逢辰。八年風雨搖中國,一席冠裳奪外人。
民滴殘膏猶有淚,天沉殺氣久無春。葩經讀罷鬩牆句,四顧茫茫一愴神。
明代:
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
汪東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家一語味深長,只有懶人無懶地。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家一語味深長,隻有懶人無懶地。
:
弘歷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鉤伐遠揚。常在豳風圖畫里,那能辛苦忘農桑。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鈎伐遠揚。常在豳風圖畫裡,那能辛苦忘農桑。
明代:
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
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
層阿遞流雲,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複。
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雲暮,離思泫盈掬。
元代:
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
漢詩十九首,不複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
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