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商隱的詩 > 漢宮詞

漢宮詞

[唐代]:李商隱

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在集靈臺。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

漢宮詞譯文及注釋

譯文

王母的信使青鳥啊,你飛去西方竟然還沒回來,只累得求仙的君王,依然長久地守候在集靈臺。

唉,有一位文學侍臣,最是有司馬相如的消渴病,君王啊,你怎不賜予他那金莖上的仙露一杯?

注釋

青雀:指青鳥,即《山海經》中提到的西王母所使之神鳥。

君王:明指漢武帝,暗喻唐武宗。集靈臺:漢時臺名。

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相如渴:相如即司馬相如。司馬相如患有消渴疾。

金莖露:承露盤中的露,是漢武帝在建章宮神明臺所立的金銅仙人承露盤接貯的“云表之露”。傳說將此露和玉屑服之,可得仙道。

參考資料:

1、何國治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182-1183

2、陳永正.李商隱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83-84

漢宮詞創作背景

  《漢宮詞》當作于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之后不久。唐武宗力辟佛教,卻篤信神仙之說,他于會昌五年,“筑望仙臺于南郊”,還服食長生藥,“餌方士金丹,性加躁急,喜怒不常”。李商隱此詩即為諷喻唐武宗求仙訪道之舉而作。

參考資料:

1、何國治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182-1183

漢宮詞鑒賞

  在這首詠史詩中,詩人展開想象的翅膀,巧妙地將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編織在一起,虛構出一種充滿浪漫色彩的藝術形象。

  一、二句青雀,即《山海經》中的青鳥,詩中借喻為替西王母與漢武帝之間傳遞音訊的使者。青鳥,這任重致遠的使者,向西方極樂世界飛去,卻竟然一去未回,杳無蹤跡。然而,異想升天的漢武帝依然長久地守候在集靈臺,等待佳音。起句中的“竟”字精警地表達出漢武帝迷信神仙的癡呆心理:一心以為青雀西飛定會帶來仙界好音,誰知一去“竟然”未回,這實在出乎他意料之外。詩人著一“竟”字,極其傳神地透露了他這種執迷不悟的心理狀態。接著于“長在集靈臺”句中和盤托出他的求仙活動,開首兩句詩,揭露了武帝迷戀神仙的癡心妄想,寓揶揄嘲弄于輕描淡寫中,顯得委婉有致,極富幽默感。

  三、四句詩人進一步刻畫漢武一心求仙而無意求賢的思想行徑,文學侍臣司馬相如有消渴病(今稱糖尿病),因此水對于這種病人之重要,簡直可以說是“救命之水”。但是,漢武只祈求自己長生而全不顧惜人才的死活,就是一杯止渴救命的露水也不肯賜給相如。結尾兩句詩人拈出一個表示極大量的副詞“最”與一個極小量的數詞“一”作對比,前后呼應,便十分準確地揭露出這個君王好神仙甚于愛人才的偏執靈魂。諷刺辛辣而尖銳。詩里的數詞已不僅表示量,而且還揭示質,蘊含深刻的思想意義。

  《漢宮詞》雖然詠漢代事,但和唐代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連。如果說,這首詩在諷刺漢武帝的迷信與昏庸這方面,寫得比較明顯而尖銳,那么,在諷喻唐武宗的問題上,便顯得含蓄深隱,曲折而婉轉。李商隱常以司馬相如自況,如:“嗟余久抱臨邛渴,便欲因君問釣磯”、“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相如未是真消渴,猶放沱江過錦城”等等。這首詩也是有感于自己的身世,不滿唐武宗貶視人才。詩人用典精巧貼切,靈活自然,委婉地表達不便明言又不得不言的內容來,讓辛辣的諷嘲披上一幅神話、歷史與現實巧妙織成的面紗,顯得情味雋永而富有迷人的藝術感染力。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猜你喜歡

聞笛

明代吳宣

絲絲楊柳絆行舠,盡數魚龍弄晚濤。南畔一聲何物笛,紫薇垣外客星高。

漁父

元代吳鎮

舴艋為舟力幾多。江頭云雨半相和。殷勤好,下長波。

半夜潮生不那何。

新昌縣曉行

明代鄭善夫

暝發新昌縣,晨臨赤土隈。

秋花隨地有,渚雁與云來。

送張穆之還鯨山舊居二首 其二

明代何鞏道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嘆恩波。

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銅雀妓

明代袁凱

流塵拂還集,絜糒儼然陳。

歌吹自朝暮,君王寧復聞。

謝巖起惠支頤二首 其二

宋代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