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王服竟還田里詩
臨川王服竟還田里詩。南北朝。鮑照。 送舊禮有終。事君慚懦薄。稅駕罷朝衣。歸志愿巢壑。尋思邈無報。退命愧天爵。舍耨將十齡。還得守場藿。道經盈竹笥。農書滿塵閣。愴愴秋風生。戚戚寒緯作。豐霧粲草華。高月麗云崿。屏跡勤躬稼。衰疾倚芝藥。顧此謝人羣。豈直止商洛。
[南北朝]:鮑照
送舊禮有終。
事君慚懦薄。
稅駕罷朝衣。
歸志愿巢壑。
尋思邈無報。
退命愧天爵。
舍耨將十齡。
還得守場藿。
道經盈竹笥。
農書滿塵閣。
愴愴秋風生。
戚戚寒緯作。
豐霧粲草華。
高月麗云崿。
屏跡勤躬稼。
衰疾倚芝藥。
顧此謝人羣。
豈直止商洛。
送舊禮有終。
事君慚懦薄。
稅駕罷朝衣。
歸志願巢壑。
尋思邈無報。
退命愧天爵。
舍耨將十齡。
還得守場藿。
道經盈竹笥。
農書滿塵閣。
愴愴秋風生。
戚戚寒緯作。
豐霧粲草華。
高月麗雲崿。
屏跡勤躬稼。
衰疾倚芝藥。
顧此謝人羣。
豈直止商洛。
唐代·鮑照的簡介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 鮑照的詩(237篇) 〕
明代:
陳子升
歸心一發尉佗樓,一點晴煙見渡頭。三徑尚堪攜客入,中洲曾是為誰留。
青含浦樹喧黃鳥,綠遍江苗過白鷗。七十二峰無恙在,更于城郭念同游。
歸心一發尉佗樓,一點晴煙見渡頭。三徑尚堪攜客入,中洲曾是為誰留。
青含浦樹喧黃鳥,綠遍江苗過白鷗。七十二峰無恙在,更于城郭念同遊。
:
丁澎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秋複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複秋。
宋代:
張侃
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貍奴犬子尋陰地,八九春中日正長。
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貍奴犬子尋陰地,八九春中日正長。
:
趙崇釠
梅花應只在巖間,無奈官身不可攀。
幾度句中尋夜佛,鉅靈安得為移山。
梅花應隻在巖間,無奈官身不可攀。
幾度句中尋夜佛,鉅靈安得為移山。
明代:
何鞏道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嘆恩波。
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歎恩波。
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