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關齋詩三首 其二
八關齋詩三首 其二。魏晉。支遁。 三悔啟前朝,雙懺暨中夕。鳴禽戒朗旦,備禮寢玄役。蕭索庭賓離,飄遙隨風適。踟躕歧路嵎,揮手謝內析。輕軒馳中田,習習陵電擊。息心投佯步,零零振金策。引領望征人,悵恨孤思積。咄矣形非我,物外固已寂。吟詠歸虛房,守真玩幽賾。雖非一往游,且以閑自釋。
[魏晉]:支遁
三悔啟前朝,雙懺暨中夕。鳴禽戒朗旦,備禮寢玄役。
蕭索庭賓離,飄遙隨風適。踟躕歧路嵎,揮手謝內析。
輕軒馳中田,習習陵電擊。息心投佯步,零零振金策。
引領望征人,悵恨孤思積。咄矣形非我,物外固已寂。
吟詠歸虛房,守真玩幽賾。雖非一往游,且以閑自釋。
三悔啟前朝,雙懺暨中夕。鳴禽戒朗旦,備禮寢玄役。
蕭索庭賓離,飄遙隨風適。踟躕歧路嵎,揮手謝內析。
輕軒馳中田,習習陵電擊。息心投佯步,零零振金策。
引領望征人,悵恨孤思積。咄矣形非我,物外固已寂。
吟詠歸虛房,守真玩幽賾。雖非一往遊,且以閑自釋。
唐代·支遁的簡介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稱支公,也稱林公,別稱支硎,本姓關。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或說河東林慮(今河南林縣)人。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他初隱余杭山,25歲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縣(今浙江省嵊縣)沃洲小嶺立寺行道,僧眾百余。晉哀帝時應詔進京,居東安寺講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詩文傳世。據文獻記載,《神駿圖》畫的是支遁愛馬的故事。
...〔
? 支遁的詩(19篇) 〕
:
曾廉
當時風度,珠冠玉佩,渭上行官寓省。便將七尺活埋來,埋不到、夢中浮梗。
啞然一笑,頻年落拓,那不遭人齒冷。滿頭霜雪識為誰,是影外、依微殘影。
當時風度,珠冠玉佩,渭上行官寓省。便將七尺活埋來,埋不到、夢中浮梗。
啞然一笑,頻年落拓,那不遭人齒冷。滿頭霜雪識為誰,是影外、依微殘影。
唐代:
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雲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遊。
:
弘歷
春雨既優沾,望晴人盡同。朝來徂云凈,樹杪吹涼風。
一慰復一慮,新麥正芃芃。過寒生理妨,踟躕意無悰。
春雨既優沾,望晴人盡同。朝來徂雲淨,樹杪吹涼風。
一慰複一慮,新麥正芃芃。過寒生理妨,踟躕意無悰。
宋代:
孔平仲
臲卼扁舟抱寒水,逍遙野客坐孤蓬。一天星月清吟外,萬里江山極望中。
遁跡未能離草莽,機心唯欲破羌戎。此心未遂難為語,負劍長吁氣滿空。
臲卼扁舟抱寒水,逍遙野客坐孤蓬。一天星月清吟外,萬裡江山極望中。
遁跡未能離草莽,機心唯欲破羌戎。此心未遂難為語,負劍長籲氣滿空。
元代:
邵亨貞
夢云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里,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夢雲杳。東風外,畫闌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護憶故園,花滿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孫芳草。鶴發仙翁洞裡,為分得一枝來,便迎人索笑。
明代:
于慎行
諸生魯國受經初,標格王郎玉不如。倚馬舊傳文考賦,籠鵝雅學右軍書。
家聲此日標瓊樹,世業當年論石渠。手澤應須開萬卷,早懷三榮詣公車。
諸生魯國受經初,標格王郎玉不如。倚馬舊傳文考賦,籠鵝雅學右軍書。
家聲此日標瓊樹,世業當年論石渠。手澤應須開萬卷,早懷三榮詣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