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潘德輿的詩 > 寫孝經詩

寫孝經詩

[清代]:潘德輿

憶我為兒時,家塾在堂隅。日昳讀書罷,歸時慈母娛。

八歲就外傅,《魯論》初咿唔。九歲五經畢,文義頗不疏。

十歲讀《禮經》,古句忘崎嶇。十一背慈訓,煢煢失母烏。

十二出門游,奔走能跨驢。是時從大人,來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經》,命兒自寫書。兒寫書不成,滿紙如墨豬。

左右反覆視,心氣慘不舒。低頭清淚落,仰頭但嗟吁。

大人顧謂兒,兒心一何愚。寫書非大難,兒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誤,爾盍仰視予。侵晨執筆寫,寫成日裁晡。

兒乃破涕笑,喜笑東西趨。取書呼兒來,此書義當攄。

讀書讀其義,此書學根株。兒默聽此教,跪受當前除。

朝夕執書讀,愛重同球圖。讀罷藏之笥,褻見懼點污。

兒今又寫書,寫書忽痛呼。兒有六歲兒,兒已十年孤。

昔時一卷書,歲時常寶儲。今日寫此帙,吞聲淚沾裾。

昔寫今亦寫,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兩泣不相如。

昔寫雖丑惡,嬉戲稱鳳雛。今寫好似昔,誰與正瑕瑜。

昔泣實恃愛,貌郁神不痡。今泣復何益,淚眼空為枯。

哀哉一卷書,寫罷還踟躕。兒亦呼其兒,學不在五車。

但求孝悌性,敬愛理不虛。亦不在榮達,名譽播九區。

但求守吾身,戰戰保發膚。兒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歲痛陟岵,似續守門閭。此書大義在,此詩非煩紆。

兒復呼其兒,試誦與爾姑。爾姑聞此詩,哀痛猶茹茶。

爾內外兄弟,敬謹相友于。立身與顯親,毋苦不肖吾。

潘德輿簡介

唐代·潘德輿的簡介

潘德輿

潘德輿(1785~1839)清代詩文家、文學評論家。字彥輔,號四農,別號艮庭居士、三錄居士、念重學人、念石人,江蘇山陽(今淮安)人。性至孝,屢困州舉。道光八年,年四十余,始舉鄉榜第一。大挑以知縣分安徽,未到官卒。詩文精深,為嘉、道間一作手。有《養一齋集》。弟子以魯一同最著名。

...〔 ? 潘德輿的詩(21篇)

猜你喜歡

詞變 長相思 其十九 變回本調

丁澎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寄樂天

唐代元稹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渡江

宋代孔武仲

扁舟臨朝陽,匹馬渡江北。

志士豈懷居,征夫樂行役。

送湯倅二首

宋代虞儔

別乘詞鋒不費磨,江山得助想經過。

離情柳色長亭暮,愁緒梅腮細雨多。

題鄭侍御藍田別業

唐代張喬

秋山清若水,吟客靜于僧。小徑通商嶺,高窗見杜陵。
云霞朝入鏡,猿鳥夜窺燈。許作前峰侶,終來寄上層。

送趙升卿之韶幕

宋代梅堯臣

舟車歷盡險,風物乃還君。

俎肉應多味,虞韶不復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