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曲題采蓮圖
石城曲題采蓮圖。明代。陸師道。 秦淮水綠芙蓉明,玄武湖邊煙艇橫。香風翠袖暮云亂,落日新妝紅浪驚。城隅濠曲歌聲起,卻寄愁心棹謳里。恨不相攜桃葉渡,心知同在長干住。須臾花冥鳳凰臺,帝闕回看錦作堆。明月各隨珠佩去,白鷗獨送彩舟回。蓮浦紅衣秋露濕,桂林金粟秋風急。相逢江上采蓮人,回橈猶向花間立。帝京曾憶看花行,畫里今瞻云錦城。十年漁舸滄州臥,羞對紅蕖白發生。
[明代]:陸師道
秦淮水綠芙蓉明,玄武湖邊煙艇橫。
香風翠袖暮云亂,落日新妝紅浪驚。
城隅濠曲歌聲起,卻寄愁心棹謳里。
恨不相攜桃葉渡,心知同在長干住。
須臾花冥鳳凰臺,帝闕回看錦作堆。
明月各隨珠佩去,白鷗獨送彩舟回。
蓮浦紅衣秋露濕,桂林金粟秋風急。
相逢江上采蓮人,回橈猶向花間立。
帝京曾憶看花行,畫里今瞻云錦城。
十年漁舸滄州臥,羞對紅蕖白發生。
秦淮水綠芙蓉明,玄武湖邊煙艇橫。
香風翠袖暮雲亂,落日新妝紅浪驚。
城隅濠曲歌聲起,卻寄愁心棹謳裡。
恨不相攜桃葉渡,心知同在長幹住。
須臾花冥鳳凰臺,帝闕回看錦作堆。
明月各隨珠佩去,白鷗獨送彩舟回。
蓮浦紅衣秋露濕,桂林金粟秋風急。
相逢江上采蓮人,回橈猶向花間立。
帝京曾憶看花行,畫裡今瞻雲錦城。
十年漁舸滄州臥,羞對紅蕖白發生。
唐代·陸師道的簡介
(1511—1574)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傳,號元洲,改號五湖。嘉靖十七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改禮部。以養母告歸,師事文徵明。善詩文,工小楷、古篆、繪事。后復起,官至尚寶司少卿。有《左史子漢鐫》、《五湖集》。
...〔
? 陸師道的詩(13篇) 〕
宋代:
華岳
白旄持節使單于,萬里風煙十載余。
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
白旄持節使單于,萬裡風煙十載餘。
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
清代:
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
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禪。不遂清時適,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明代:
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複嗟。
宋代:
呂本中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嵐。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嵐。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
:
謝冶盦
道義論交雜苦辛,多君高唱到陽春。風塵澒洞今何世,歲月消磨志不伸。
出岫閒云歸緩緩,在山泉水味津津。一枝縱擅才人筆,未肯淩波賦感甄。
道義論交雜苦辛,多君高唱到陽春。風塵澒洞今何世,歲月消磨志不伸。
出岫閒雲歸緩緩,在山泉水味津津。一枝縱擅才人筆,未肯淩波賦感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