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虞憲使考滿之京
送虞憲使考滿之京。明代。薛瑄。 山東憲使何昂藏,鐵心古貌眉發蒼。出入四朝荷天寵,操持一節飛秋霜。海岱茫茫幾千里,十年監部平如水。只今報政趨神京,僚庶追攀情不已。薰風楊柳城西亭,綺筵別酒傾銀瓶。一舉十觴勸公飲,氣酣感我千古情。千古之情向公道,要使蒼生樂熙皞。內臺黃閣正需賢,此去嚴程到須早。
[明代]:薛瑄
山東憲使何昂藏,鐵心古貌眉發蒼。出入四朝荷天寵,操持一節飛秋霜。
海岱茫茫幾千里,十年監部平如水。只今報政趨神京,僚庶追攀情不已。
薰風楊柳城西亭,綺筵別酒傾銀瓶。一舉十觴勸公飲,氣酣感我千古情。
千古之情向公道,要使蒼生樂熙皞。內臺黃閣正需賢,此去嚴程到須早。
山東憲使何昂藏,鐵心古貌眉發蒼。出入四朝荷天寵,操持一節飛秋霜。
海岱茫茫幾千裡,十年監部平如水。隻今報政趨神京,僚庶追攀情不已。
薰風楊柳城西亭,綺筵別酒傾銀瓶。一舉十觴勸公飲,氣酣感我千古情。
千古之情向公道,要使蒼生樂熙皞。內臺黃閣正需賢,此去嚴程到須早。
唐代·薛瑄的簡介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溫,號敬軒。河津(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里望鄉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學家、文學家,河東學派的創始人,世稱“薛河東”。薛瑄繼曹端之后,在北方開創了“河東之學”,門徒遍及山西、河南、關隴一帶,蔚為大宗。其學傳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呂大鈞兄弟為主的“關中之學”,其勢“幾與陽明中分其感”。清人視薛學為朱學傳宗,稱之為“明初理學之冠”,“開明代道學之基”。高攀龍認為,有明一代,學脈有二:一是南方的陽明之學,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學。。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 薛瑄的詩(851篇) 〕
明代:
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甯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明代:
毛可珍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湧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明代:
顧清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視不成形舉目存,青燈一盞近黃昏。彭殤竟是誰分出,妄使瞿曇欲斷恩。
:
方廣德
涂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筑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駢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
塗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築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駢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
明代:
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元代:
王逢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
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竈兵擁雙霓旌。
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