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趙賓旸楊華父兩兒兩女互姻
喜趙賓旸楊華父兩兒兩女互姻。元代。方回。 十年役嚴陵,心服趙賓旸。絕口不方貧,其氣常揚揚。一誦貫千古,一醉舉百觴。俗士或近之,白眼視昊蒼。包山嶺可巍,子云孫姓楊。江海一扁舟,倒屣傾侯王。見人有閏病,賜以藥餌良。朋友負微過,責善尤諄詳。兩翁我獨識,非狷亦非狂。兩家結姻好,古道顏色光。趙男與楊女,年向十五強。一朝馳聘幣,互寫紅箋長。趙有五歲女,楊有五歲郎。是日并納采,酒雁填高堂。兩翁自為媒,兩家門戶當。匪為門戶當,芝蘭同一香。不羨積金璧,不受豐縑緗。各喜所臠婿,誦書聲瑯瑯。已能臨法帖,已解工詩章。何慚昔羲之,坦腹雙東床。
[元代]:方回
十年役嚴陵,心服趙賓旸。
絕口不方貧,其氣常揚揚。
一誦貫千古,一醉舉百觴。
俗士或近之,白眼視昊蒼。
包山嶺可巍,子云孫姓楊。
江海一扁舟,倒屣傾侯王。
見人有閏病,賜以藥餌良。
朋友負微過,責善尤諄詳。
兩翁我獨識,非狷亦非狂。
兩家結姻好,古道顏色光。
趙男與楊女,年向十五強。
一朝馳聘幣,互寫紅箋長。
趙有五歲女,楊有五歲郎。
是日并納采,酒雁填高堂。
兩翁自為媒,兩家門戶當。
匪為門戶當,芝蘭同一香。
不羨積金璧,不受豐縑緗。
各喜所臠婿,誦書聲瑯瑯。
已能臨法帖,已解工詩章。
何慚昔羲之,坦腹雙東床。
十年役嚴陵,心服趙賓旸。
絕口不方貧,其氣常揚揚。
一誦貫千古,一醉舉百觴。
俗士或近之,白眼視昊蒼。
包山嶺可巍,子雲孫姓楊。
江海一扁舟,倒屣傾侯王。
見人有閏病,賜以藥餌良。
朋友負微過,責善尤諄詳。
兩翁我獨識,非狷亦非狂。
兩家結姻好,古道顔色光。
趙男與楊女,年向十五強。
一朝馳聘幣,互寫紅箋長。
趙有五歲女,楊有五歲郎。
是日并納采,酒雁填高堂。
兩翁自為媒,兩家門戶當。
匪為門戶當,芝蘭同一香。
不羨積金璧,不受豐縑緗。
各喜所臠婿,誦書聲瑯瑯。
已能臨法帖,已解工詩章。
何慚昔羲之,坦腹雙東床。
唐代·方回的簡介
(1227—1307)宋元間徽州歙縣人,字萬里,號虛谷。幼孤,從叔父學。宋理宗景定三年進士。初媚賈似道,似道敗,又上十可斬之疏。后官知嚴州,以城降元,為建德路總管。尋罷歸,遂肆意于詩。有《桐江集》、《續古今考》,又選唐宋以來律詩,為《瀛奎律髓》。
...〔
? 方回的詩(1404篇) 〕
明代:
黃廷用
詞藻才名動玉京,君王珍重使專城。桑麻春兩看頻愜,荊棘秋風夢亦驚。
簾外黃花增別酒,舟前白雁伴行旌。相思秪在西江月,獨立瑤臺聽頌聲。
詞藻才名動玉京,君王珍重使專城。桑麻春兩看頻愜,荊棘秋風夢亦驚。
簾外黃花增別酒,舟前白雁伴行旌。相思秪在西江月,獨立瑤臺聽頌聲。
明代:
藍仁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
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
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唐代:
劉得仁
白發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白發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宋代:
姜特立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寧無有慾仙。
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緣。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甯無有慾仙。
想得武陵人去後,精神交感此因緣。
:
弘歷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
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云表,藹藹萃千祥。
展豫巡嵩洛,回鑾奉壽康。三呼遐算祝,九曲瑞符彰。
不狩安知外,惟勤所戒荒。鳳樓五雲表,藹藹萃千祥。
唐代:
韓翃
到來心自足,不見亦相親。說法思居士,忘機憶丈人。
微風吹藥案,晴日照茶巾。幽興殊未盡,東城飛暮塵。
到來心自足,不見亦相親。說法思居士,忘機憶丈人。
微風吹藥案,晴日照茶巾。幽興殊未盡,東城飛暮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