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九華山圖為陳二守
題九華山圖為陳二守。元代。王行。 池陽古鄣郡,江左聞佳聲。峨峨九華山,謫仙之所名。其巔紫霄迥,其下滄波澄。千巖白云起,萬象清風生。茲地既靈秀,草木皆欣榮。中有隱者居,奕世傳芳馨。潛德耀厥后,應召趍宸京。悠悠乘倅車,來治姑蘇城。政化爰已洽,惠我東南氓。公暇有登覽,遠目增雙明。新圖貌故山,足慰瞻云情。君親本同事,於焉著忠誠。撫卷興我詠,遙峰天際橫。
[元代]:王行
池陽古鄣郡,江左聞佳聲。峨峨九華山,謫仙之所名。
其巔紫霄迥,其下滄波澄。千巖白云起,萬象清風生。
茲地既靈秀,草木皆欣榮。中有隱者居,奕世傳芳馨。
潛德耀厥后,應召趍宸京。悠悠乘倅車,來治姑蘇城。
政化爰已洽,惠我東南氓。公暇有登覽,遠目增雙明。
新圖貌故山,足慰瞻云情。君親本同事,於焉著忠誠。
撫卷興我詠,遙峰天際橫。
池陽古鄣郡,江左聞佳聲。峨峨九華山,謫仙之所名。
其巔紫霄迥,其下滄波澄。千巖白雲起,萬象清風生。
茲地既靈秀,草木皆欣榮。中有隱者居,奕世傳芳馨。
潛德耀厥後,應召趍宸京。悠悠乘倅車,來治姑蘇城。
政化爰已洽,惠我東南氓。公暇有登覽,遠目增雙明。
新圖貌故山,足慰瞻雲情。君親本同事,於焉著忠誠。
撫卷興我詠,遙峰天際橫。
唐代·王行的簡介
(1331—1395)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止仲,號淡如居士,又號半軒,亦號楮園。淹貫經史百家,議論踔厲。元末授徒齊門,與高啟、徐賁、張羽等號為十友,又稱十才子。富人沈萬三延為家塾師。明洪武初,有司延為學官。旋謝去,隱于石湖。赴京探二子,涼國公藍玉聘于家館。藍玉黨案發,行父子坐死。能書畫,善潑墨山水,有《二王法書辨》,另有《楮園集》、《半軒集》等。
...〔
? 王行的詩(117篇) 〕
南北朝:
沈約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復危絕。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複危絕。
唐代:
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
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裡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
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劄應緘十色箋。
:
朱帆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梁柱。百年恨、瀏陽河水,兩番騰怒。
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梁柱。百年恨、瀏陽河水,兩番騰怒。
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
元代:
柯九思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
清代:
徐釚
儂似浮萍漂泊里。不道留儂,到便儂留住。柳絮隨風花落處。
為儂又惹閒情緒。
儂似浮萍漂泊裡。不道留儂,到便儂留住。柳絮隨風花落處。
為儂又惹閒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