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十六 四月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十六 四月。元代。趙孟頫。 四月夏氣清,蠶大已屬眠。高首何昂昂,蛾眉復娟娟。不憂桑葉少,遍野如綠煙。相呼攜筐去,迢遞立遠阡。梯空伐條枚,葉上露未乾。蠶饑當早歸,秉心靜以專。飭躬脩婦事,僶勉當盛年。救忙多女伴,笑語方喧然。
[元代]:趙孟頫
四月夏氣清,蠶大已屬眠。高首何昂昂,蛾眉復娟娟。
不憂桑葉少,遍野如綠煙。相呼攜筐去,迢遞立遠阡。
梯空伐條枚,葉上露未乾。蠶饑當早歸,秉心靜以專。
飭躬脩婦事,僶勉當盛年。救忙多女伴,笑語方喧然。
四月夏氣清,蠶大已屬眠。高首何昂昂,蛾眉複娟娟。
不憂桑葉少,遍野如綠煙。相呼攜筐去,迢遞立遠阡。
梯空伐條枚,葉上露未乾。蠶饑當早歸,秉心靜以專。
飭躬脩婦事,僶勉當盛年。救忙多女伴,笑語方喧然。
唐代·趙孟頫的簡介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chuàng)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
...〔
? 趙孟頫的詩(356篇) 〕
明代:
李東陽
內家伎樂喧歌酒,外庭宰相還知否,語罷封章驚在手。
君王對鏡念蒼生,一身甘為韓休瘦。
內家伎樂喧歌酒,外庭宰相還知否,語罷封章驚在手。
君王對鏡念蒼生,一身甘為韓休瘦。
:
李能哲
故人似春色,新歲到山家。一笑坐拈酒,滿園行看花。
別來多舊好,老去更天涯。且喜詩情健,同吟對落霞。
故人似春色,新歲到山家。一笑坐拈酒,滿園行看花。
別來多舊好,老去更天涯。且喜詩情健,同吟對落霞。
明代:
李舜臣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
清代:
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宋代:
曾幾
屋角羲娥轉兩輪,今朝水帝又司辰。
山家嘗稻知良月,野徑尋梅見小春。
屋角羲娥轉兩輪,今朝水帝又司辰。
山家嘗稻知良月,野徑尋梅見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