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館 其六
宿山館 其六。宋代。徐積。 龍歸潭面千尋黑,虎視林隈兩炬燈。執爨正燃吹飯火,乞餐恰值寄眠僧。倦聽雨后諸巖溜,渴憶春前一片冰。臥看滿山紅日曉,碧瑤城闕郁千層。
[宋代]:徐積
龍歸潭面千尋黑,虎視林隈兩炬燈。執爨正燃吹飯火,乞餐恰值寄眠僧。
倦聽雨后諸巖溜,渴憶春前一片冰。臥看滿山紅日曉,碧瑤城闕郁千層。
龍歸潭面千尋黑,虎視林隈兩炬燈。執爨正燃吹飯火,乞餐恰值寄眠僧。
倦聽雨後諸巖溜,渴憶春前一片冰。臥看滿山紅日曉,碧瑤城闕郁千層。
唐代·徐積的簡介
徐積(1028—1103)北宋聾人教官。字仲車,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門外,故自號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寧二年,年七十六歲。政和六年(1116),賜謚節孝處士。家鄉人為其建 “徐節孝祠”,明清兩代均有修繕,毀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傳。
...〔
? 徐積的詩(471篇) 〕
清代:
安揚名
一團粉雪釀清華,月作精神玉作花。誰識鼠姑能雅澹,不將富貴向人夸。
一團粉雪釀清華,月作精神玉作花。誰識鼠姑能雅澹,不將富貴向人誇。
明代:
紀青
疏懶而今成自然,醒來不是聽雞年。
霜風一夜寒多少,重理禪衣覆足眠。
疏懶而今成自然,醒來不是聽雞年。
霜風一夜寒多少,重理禪衣覆足眠。
宋代:
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
黃榦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寧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甯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
黃侃
又是斜陽催客去。衰柳寒蕪,細認同來處。滿載秋情兼別緒。
無言自向天涯路。
又是斜陽催客去。衰柳寒蕪,細認同來處。滿載秋情兼別緒。
無言自向天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