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子我見送詩
和江子我見送詩。宋代。王铚。 放舟弄清泚,始覺南風清。白云認鄉村,永念隨父兄。一夢三十載,將老猶遠行。聊將鄭衛耳,一聽新蟬鳴。空懷煙霞想,下及飛鴻征。多公久要誼,獻纻得班荊。茅屋照野水,寒窗抱深明。相期脫羈網,豈肯縛簪嬰。此生才一戲,萬物何營營。我行別良友,執袂中心怦。公來貽新詩,折柳何多情。他時簪還盍,莫忘歲寒盟。
[宋代]:王铚
放舟弄清泚,始覺南風清。
白云認鄉村,永念隨父兄。
一夢三十載,將老猶遠行。
聊將鄭衛耳,一聽新蟬鳴。
空懷煙霞想,下及飛鴻征。
多公久要誼,獻纻得班荊。
茅屋照野水,寒窗抱深明。
相期脫羈網,豈肯縛簪嬰。
此生才一戲,萬物何營營。
我行別良友,執袂中心怦。
公來貽新詩,折柳何多情。
他時簪還盍,莫忘歲寒盟。
放舟弄清泚,始覺南風清。
白雲認鄉村,永念隨父兄。
一夢三十載,將老猶遠行。
聊將鄭衛耳,一聽新蟬鳴。
空懷煙霞想,下及飛鴻征。
多公久要誼,獻纻得班荊。
茅屋照野水,寒窗抱深明。
相期脫羈網,豈肯縛簪嬰。
此生才一戲,萬物何營營。
我行別良友,執袂中心怦。
公來貽新詩,折柳何多情。
他時簪還盍,莫忘歲寒盟。
唐代·王铚的簡介
王铚,生卒年月不詳。字性之,自號汝陰老民,世稱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來兵制。紹興四年(1134)書成,賜名《樞庭備檢》。后罷為右承事郎,主管臺州崇道觀,續上《七朝國史》等。九年,為湖南安撫司參議官。晚年,遭受秦檜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觴詠自娛。
...〔
? 王铚的詩(172篇) 〕
宋代:
徐積
吳有朱夫子,相知凡幾年。心憐閉門叟,書附過江船。
行已為人表,文應許世傳。臨風有馀誨,時復慰皤然。
吳有朱夫子,相知凡幾年。心憐閉門叟,書附過江船。
行已為人表,文應許世傳。臨風有馀誨,時複慰皤然。
清代:
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
嚙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裡與萬裡,極目何能望。
齧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餘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宋代:
張方平
不必山林遠,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
不必山林遠,且離朝市喧。前軒好風月,高客共琴樽。
在所同浮世,何須憶故園。八瓊還返事,聊更話根源。
:
陳登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心迢遞宦情微。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心迢遞宦情微。
明代:
李攀龍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后惠文冠。
彈章氣借山河壯,執法秋臨節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游偏奉六龍歡。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後惠文冠。
彈章氣借山河壯,執法秋臨節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遊偏奉六龍歡。
明代:
方獻夫
先生身外固無求,帝問何嘗間隱幽。洛下當年遺盛事,乘傳猶得贊謀猷。
先生身外固無求,帝問何嘗間隱幽。洛下當年遺盛事,乘傳猶得贊謀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