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吳潛的詩 > 洞仙歌

洞仙歌

[宋代]:吳潛

□□□□,□□□□瘦。□□□□□□酒。□□深,碎蕊殘萼都收,歸簟枕,誰道梔橐敢就。
月邊偏愛惜,冰玉肌膚,應對姮娥共搔首。疑怪得中原,訛道天花,胡塵后、可堪懷舊。且海國、浮沈醉花心,喜近日烽煙,漸消亭候。

吳潛簡介

唐代·吳潛的簡介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 ? 吳潛的詩(493篇)

猜你喜歡

次水心先生雁山韻

釋元肇

方壺圓嶠神仙經,遠不可到虛其名。東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駕回山靈。

了知天地不終惜,雁蕩殿出集大成。輞川無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勞形。

晚泊廖村

明代王弘誨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

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用伯初韻再和一篇請子溫戶曹同賦

宋代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

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

即覺庵子中居士來訪妙峰之西既去作六言五首送之 其三

釋正覺

欲下前時雪磴,重開向日風翎。此去丁寧華鳥,莫來狼藉春庭。

贈臺灣名教授汪中老三首 其二

何永沂

今古無端入望中,才名灌耳說汪公。烏衣紅杏緣唐宋,落筆龍蛇墨正濃。

上仁宗皇帝乞還山偈

宋代釋懷璉

千簇云山萬壑流,閑身歸老此峰頭。殷勤愿祝如天壽,一炷清香滿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