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 梨花
高陽臺 梨花。近現代。姚鹓雛。 柳線縈青,苔錢繡綠。一簾春雨瀟瀟。數樹溪灣,恰看野水平橋。馀寒猶滯芳菲節,甚山坳、殘雪難消。只輸他、枝上流鶯,啼夢聲嬌。年時載酒尋花意,付潘郎愁鬢,相對飄蕭。門掩黃昏,銀燈炙了無聊。東欄幾日清明近,又香綿、吹盡柔條。剩宵深、淡月溶溶,移影墻腰。
[近現代]:姚鹓雛
柳線縈青,苔錢繡綠。一簾春雨瀟瀟。數樹溪灣,恰看野水平橋。
馀寒猶滯芳菲節,甚山坳、殘雪難消。只輸他、枝上流鶯,啼夢聲嬌。
年時載酒尋花意,付潘郎愁鬢,相對飄蕭。門掩黃昏,銀燈炙了無聊。
東欄幾日清明近,又香綿、吹盡柔條。剩宵深、淡月溶溶,移影墻腰。
柳線縈青,苔錢繡綠。一簾春雨瀟瀟。數樹溪灣,恰看野水平橋。
馀寒猶滯芳菲節,甚山坳、殘雪難消。隻輸他、枝上流鶯,啼夢聲嬌。
年時載酒尋花意,付潘郎愁鬢,相對飄蕭。門掩黃昏,銀燈炙了無聊。
東欄幾日清明近,又香綿、吹盡柔條。剩宵深、淡月溶溶,移影牆腰。
唐代·姚鹓雛的簡介
姚鹓雛(1892-1954),原名錫鈞,字雄伯,筆名龍公。松江縣人,家住西門外祭江亭西。近代文學家。在京師大學堂學習,師事林紓(琴南),為文婉約風華。又善詩詞,與同學林庚白齊名,曾刊有《太學二子集》。好雜覽,常向圖書館借書。生活放達不拘。
...〔
? 姚鹓雛的詩(173篇) 〕
明代:
童軒
曾是陶公手種來,山中風雨老莓苔。佇看貢入明堂用,還似當年宰相才。
曾是陶公手種來,山中風雨老莓苔。佇看貢入明堂用,還似當年宰相才。
宋代:
李之儀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雲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宋代:
虞儔
別乘詞鋒不費磨,江山得助想經過。
離情柳色長亭暮,愁緒梅腮細雨多。
別乘詞鋒不費磨,江山得助想經過。
離情柳色長亭暮,愁緒梅腮細雨多。
:
崔榮江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歲漸黃昏發漸疏,心田荒卻忍輕鋤。無憑豎亥量山海,且仗陳玄寫陋書。
魚種方塘花種院,燭明長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閑情味,笑說陶公或不如。
:
卓肇昌
海門清泬寥,輕棹欲杭之。月映鰲頭落,流分燕尾支。
回帆撾聽鼓,潛壑客探驪。宵靜波心迥,舟搖嶂勢馳。
海門清泬寥,輕棹欲杭之。月映鰲頭落,流分燕尾支。
回帆撾聽鼓,潛壑客探驪。宵靜波心迥,舟搖嶂勢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