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
湘月。近現(xiàn)代。陳方恪。 一奩曉翠,蕩澄湖,十里云絮無影。垂柳移陰,甚換卻,當日眼中風景。遠岫啼眉,夭桃媚粉,還認棲香徑。蘭橈去也,閑愁瑣得千頃。因到日落禪關(guān),青簾隔溆,顫寒笳不定。攜酒重來,算此意,千古誰人消領(lǐng)。燕閣春空,鴛埼草長,魂斷蒼煙冷。溯風高唱,莫教宿鷺驚醒。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一奩曉翠,蕩澄湖,十里云絮無影。垂柳移陰,甚換卻,當日眼中風景。
遠岫啼眉,夭桃媚粉,還認棲香徑。蘭橈去也,閑愁瑣得千頃。
因到日落禪關(guān),青簾隔溆,顫寒笳不定。攜酒重來,算此意,千古誰人消領(lǐng)。
燕閣春空,鴛埼草長,魂斷蒼煙冷。溯風高唱,莫教宿鷺驚醒。
一奩曉翠,蕩澄湖,十裡雲(yún)絮無影。垂柳移陰,甚換卻,當日眼中風景。
遠岫啼眉,夭桃媚粉,還認棲香徑。蘭橈去也,閑愁瑣得千頃。
因到日落禪關(guān),青簾隔溆,顫寒笳不定。攜酒重來,算此意,千古誰人消領(lǐng)。
燕閣春空,鴛埼草長,魂斷蒼煙冷。溯風高唱,莫教宿鷺驚醒。
唐代·陳方恪的簡介
陳方恪(1891—1966)字彥通,齋號屯云閣、浩翠樓、鸞陂草堂。江西義寧(今修水)人,陳三立第四子,陳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稱其為“陳家老七”、“彥老七”。光緒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nèi)。受家學影響,從小習詩詞文章,傳承散原老人文脈。師從陳銳、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鄭文焯、陳衍、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詩名在其兄陳衡恪、陳隆恪、陳寅恪之上。陳方恪大半生風流倜儻,名士氣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zhèn)稱為“金陵最后一個貴族”。
...〔
? 陳方恪的詩(135篇) 〕
明代:
陶益
江郭側(cè)徑云一隈,石壁歷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
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牘細行誰與裁。
江郭側(cè)徑雲(yún)一隈,石壁曆亂懸莓苔。水長初逢鸂鶒浴,煙消遠辨辛夷開。
賢人無來孤象緯,俗物難遣空徘徊。祇應黯黯客懷惡,尺牘細行誰與裁。
明代:
張弼
得過且過,飲啄隨時度朝暮。得隴望蜀徒爾為,未知是福還是禍。
得過且過。
得過且過,飲啄隨時度朝暮。得隴望蜀徒爾為,未知是福還是禍。
得過且過。
宋代:
王十朋
英英道山友,贈我深林芳。入室與俱化,同心如此香。
紉之可為佩,不采庸何傷。三復韓子操,援琴鼓揚揚。
英英道山友,贈我深林芳。入室與俱化,同心如此香。
紉之可為佩,不采庸何傷。三複韓子操,援琴鼓揚揚。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雲(yún)樹迷千裡,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
冰壺
淳佑更茲第二春,順開黃道對昌辰。
貔貅不動紅塵騎,鴻雁于歸青野人。
淳佑更茲第二春,順開黃道對昌辰。
貔貅不動紅塵騎,鴻雁于歸青野人。
唐代:
王維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農(nóng)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裡,群動從所務。農(nóng)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