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寺 其一
靈巖寺 其一。清代。申涵光。 天畔靈巖已昔聞,石橋花雨正紛紜。楓林亂掩浮圖出,黛色遙從泰岳分。古殿橫闌迷赤箭,秋泉帶葉下青云。伊蒲會(huì)罷僧廚飯,倚杖看碑到日曛。
[清代]:申涵光
天畔靈巖已昔聞,石橋花雨正紛紜。楓林亂掩浮圖出,黛色遙從泰岳分。
古殿橫闌迷赤箭,秋泉帶葉下青云。伊蒲會(huì)罷僧廚飯,倚杖看碑到日曛。
天畔靈巖已昔聞,石橋花雨正紛紜。楓林亂掩浮圖出,黛色遙從泰嶽分。
古殿橫闌迷赤箭,秋泉帶葉下青雲(yún)。伊蒲會(huì)罷僧廚飯,倚杖看碑到日曛。
唐代·申涵光的簡(jiǎn)介
申涵光(1618年~1677年)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河朔詩派領(lǐng)袖人物。字孚孟,一字和孟,號(hào)鳧盟,鳧明、聰山等,明太仆寺丞申佳胤長(zhǎng)子。直隸永年(今河北永年縣)人,一作河北廣平人。少年時(shí)即以詩名聞河朔間,與殷岳、張蓋合稱畿南三才子。清順治中恩貢生,絕意仁進(jìn),累薦不就。其詩以杜甫為宗,兼采眾家之長(zhǎng)。著有《聰山集》、《荊園小語》等書。
...〔
? 申涵光的詩(27篇) 〕
宋代:
劉述
面勢(shì)俯巖隈,雕軒映水開。
云從棟間出,人自鑒中來。
面勢(shì)俯巖隈,雕軒映水開。
雲(yún)從棟間出,人自鑒中來。
明代:
朱樸
春雨作風(fēng)風(fēng)作雨,城南閒卻望春臺(tái)。人曾有約漫相失,老不待招還自來。
酒興詩狂難料理,黃鶯紫燕莫疑猜。倦飛亭上晴堪賞,分付桃花緩緩開。
春雨作風(fēng)風(fēng)作雨,城南閒卻望春臺(tái)。人曾有約漫相失,老不待招還自來。
酒興詩狂難料理,黃鶯紫燕莫疑猜。倦飛亭上晴堪賞,分付桃花緩緩開。
宋代:
釋普度
文彩全彰拄杖頭,吳山楚水興悠悠。
江聲一夜催行色,踏斷石橋方始休。
文彩全彰拄杖頭,吳山楚水興悠悠。
江聲一夜催行色,踏斷石橋方始休。
宋代:
朱熹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顏色,且憑詩律傲西風(fēng)。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顔色,且憑詩律傲西風(fēng)。
宋代:
梅摯
繡地縈回寶勢(shì)長(zhǎng),遍游寧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fēng)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tái)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繡地縈回寶勢(shì)長(zhǎng),遍遊甯倦徙胡床。禪齋不顧幡風(fēng)影,講席亂飛花雨香。
苔陣暗連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涼。我來懶上東臺(tái)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
董紀(jì)
一曲清泠水,深如濯錦江。囀枝花底鳥,吠竇月中厖。
魚罧通西泖,茶煙起北窗。許多幽隱趣,不讓鹿門龐。
一曲清泠水,深如濯錦江。囀枝花底鳥,吠竇月中厖。
魚罧通西泖,茶煙起北窗。許多幽隱趣,不讓鹿門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