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四犯 其二 再和午詒一百年前白荷花瓣
玲瓏四犯 其二 再和午詒一百年前白荷花瓣。清代。樊增祥。 榜眼蓮花,早歷盡中書,廿四番考。太素光陰,三萬六千過了。曾見五世鴛鴦,一輩輩、白頭雙笑。記一年、一闋菱歌,紅豆金箱不少。那回偷采芳齡小。嘆蓮娃、生子都老。藏身粉指青編里,也抵中山一覺。依舊淺水蓬萊,想玉面、皺紋羞照。憶折梅同下西洲,猶是玉臺初稿。
榜眼蓮花,早歷盡中書,廿四番考。太素光陰,三萬六千過了。
曾見五世鴛鴦,一輩輩、白頭雙笑。記一年、一闋菱歌,紅豆金箱不少。
那回偷采芳齡小。嘆蓮娃、生子都老。藏身粉指青編里,也抵中山一覺。
依舊淺水蓬萊,想玉面、皺紋羞照。憶折梅同下西洲,猶是玉臺初稿。
樊增祥簡介
唐代·樊增祥的簡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詩(41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