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寮怨 其五
綺寮怨 其五。清代。樊增祥。 叩齒梳頭才了,玉鳧煙未殘。又綺日、薄映南窗,垂簾處、院竹誰看。暉暉玉山照座,金貂客、一洗郊島寒。聽說詩、妙解人頤,蓮花舌、似導魚上竿。尚憶湖亭倚欄。銅瓶活火,圓甌細蹙微瀾。路遠于天。更無意、乞東還。惟余昌明一盞,綠玉色、透中邊。腸枯自憐。誰知飲茶足,詩更妍。
[清代]:樊增祥
叩齒梳頭才了,玉鳧煙未殘。又綺日、薄映南窗,垂簾處、院竹誰看。
暉暉玉山照座,金貂客、一洗郊島寒。聽說詩、妙解人頤,蓮花舌、似導魚上竿。
尚憶湖亭倚欄。銅瓶活火,圓甌細蹙微瀾。路遠于天。
更無意、乞東還。惟余昌明一盞,綠玉色、透中邊。腸枯自憐。
誰知飲茶足,詩更妍。
叩齒梳頭才了,玉鳧煙未殘。又綺日、薄映南窗,垂簾處、院竹誰看。
暉暉玉山照座,金貂客、一洗郊島寒。聽說詩、妙解人頤,蓮花舌、似導魚上竿。
尚憶湖亭倚欄。銅瓶活火,圓甌細蹙微瀾。路遠于天。
更無意、乞東還。惟餘昌明一盞,綠玉色、透中邊。腸枯自憐。
誰知飲茶足,詩更妍。
唐代·樊增祥的簡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詩(419篇) 〕
元代:
鄧文原
禾黍連云待歲功,爾曹竊食素餐同。平生貪黠終何用,看取人間五技窮。
禾黍連雲待歲功,爾曹竊食素餐同。平生貪黠終何用,看取人間五技窮。
宋代:
釋祖心
海門山崄絕行蹤,踏斷牢關信已通。自有太平基業在,不論南北與西東。
海門山崄絕行蹤,踏斷牢關信已通。自有太平基業在,不論南北與西東。
元代:
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金朝:
邊元鼎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鳳紙銜封玉鏡臺,繡鸞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
:
沈鍊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凌云臺。
非無遠游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淩雲臺。
非無遠遊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