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雨打新荷 伏日連雨,清冷如深秋,漫成一闋,即元遺山《小圣樂》也。壬寅七月三日
驟雨打新荷 伏日連雨,清冷如深秋,漫成一闋,即元遺山《小圣樂》也。壬寅七月三日。清代。樊增祥。 水綠平池,又柳疏蟬斷,花亸鶯嬌。四檐鳴玉,急響入芭蕉。未落銀床一葉,甚秋色、西來如潮。斷又續,似銀河化淚,濕遍鮫綃。今年輕容早換,任斑斑點點,暮暮朝朝。馬上樓上,兩處唱瀟瀟。自別蘇州畫舫,算祇為、吳娘魂銷。繡被底,今宵驟寒,應是秋宵。
水綠平池,又柳疏蟬斷,花亸鶯嬌。四檐鳴玉,急響入芭蕉。
未落銀床一葉,甚秋色、西來如潮。斷又續,似銀河化淚,濕遍鮫綃。
今年輕容早換,任斑斑點點,暮暮朝朝。馬上樓上,兩處唱瀟瀟。
自別蘇州畫舫,算祇為、吳娘魂銷。繡被底,今宵驟寒,應是秋宵。
樊增祥簡介
唐代·樊增祥的簡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詩(419篇) 〕猜你喜歡
壬寅臘月十九日嶰筠前輩招諸同人集雙硯齋作坡公生日此會在伊江得未曾有詩以紀之
中原俎豆不足奇,請公乘云游四夷。天西絕塞招靈旗,下有荷戈之人頂禮之。
公生距今八百有七載,元精在天仍為牛斗箕。命宮磨蝎豈公獨,春夢都似黃粱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