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天 石帚韻再答少谷留別
壺中天 石帚韻再答少谷留別。清代。張祥齡。 故山拋卻,把南花分做、荊臺仙侶。斜日照殘樓外柳,柳外青山無數。繡戶春燈,畫羅秋扇,淚點吹成雨。蘭成已老,斷腸難寫愁句。薄暮千疊陽關,梅花片片,分散長安去。早是客懷無著處,空望煙波迷浦。鷗夢三生,蝶魂孤枕,留也無人住。欄干幾曲,大堤南北分路。
[清代]:張祥齡
故山拋卻,把南花分做、荊臺仙侶。斜日照殘樓外柳,柳外青山無數。
繡戶春燈,畫羅秋扇,淚點吹成雨。蘭成已老,斷腸難寫愁句。
薄暮千疊陽關,梅花片片,分散長安去。早是客懷無著處,空望煙波迷浦。
鷗夢三生,蝶魂孤枕,留也無人住。欄干幾曲,大堤南北分路。
故山拋卻,把南花分做、荊臺仙侶。斜日照殘樓外柳,柳外青山無數。
繡戶春燈,畫羅秋扇,淚點吹成雨。蘭成已老,斷腸難寫愁句。
薄暮千疊陽關,梅花片片,分散長安去。早是客懷無著處,空望煙波迷浦。
鷗夢三生,蝶魂孤枕,留也無人住。欄幹幾曲,大堤南北分路。
唐代·張祥齡的簡介
張祥齡(1853—1903),字子苾,四川漢州(今德陽廣漢市)人。以拔貢身份選送成都尊經書院,即有詩名。后僑居江蘇,與吳中名士結詞社,又以詞名。曾任陜西懷遠知縣。今從川大圖書館得《子苾詞抄》,知其詞多半為和作(包括和古人),又喜與人聯句,習氣如此。詩則取前后蜀諸詠,蓋尊經書院月課也。
...〔
? 張祥齡的詩(41篇) 〕
清代:
吳定
佳人有所思,整帶吹參差。楊柳煙波處,桃花風日時。
帆檣暮不息,江漢逝如斯。明月有圓缺,清光終不移。
佳人有所思,整帶吹參差。楊柳煙波處,桃花風日時。
帆檣暮不息,江漢逝如斯。明月有圓缺,清光終不移。
宋代:
張嵲
無復余聲到耳邊,衡門不閉亦蕭然。
風枝鳥語皆無賴,每向春晴聒晝眠。
無複餘聲到耳邊,衡門不閉亦蕭然。
風枝鳥語皆無賴,每向春晴聒晝眠。
清代:
李英
偶結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
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游北固,曾作釣鱸人。
偶結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
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遊北固,曾作釣鱸人。
清代:
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
弘歷
貪程忘日有常談,忽報春蓂落盡三。應趁清和歸冀北,恰留九十在江南。
未孤柳媚還花冶,慮誤吳耕及越蠶。更有予心深愜處,皇州好雨應時甘。
貪程忘日有常談,忽報春蓂落盡三。應趁清和歸冀北,恰留九十在江南。
未孤柳媚還花冶,慮誤吳耕及越蠶。更有予心深愜處,皇州好雨應時甘。
宋代:
葛勝仲
材資合黃閣,器業偃朱轓。教府依模范,樞庭驗討論。
成梁繄杜預,障水幸王尊。二紀朋僚舊,追懷慟寢門。
材資合黃閣,器業偃朱轓。教府依模範,樞庭驗討論。
成梁繄杜預,障水幸王尊。二紀朋僚舊,追懷慟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