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陳知縣
挽陳知縣。宋代。陳耆卿。 為訊華亭鶴唳無,琴聲斷處客悲渠。日邊消息花爭鬧,露下光陰柳變疎。未嘆子云新第宅,最憐定國舊門閭。風檐讀罷閒居賦,向后何人奉板輿。
[宋代]:陳耆卿
為訊華亭鶴唳無,琴聲斷處客悲渠。
日邊消息花爭鬧,露下光陰柳變疎。
未嘆子云新第宅,最憐定國舊門閭。
風檐讀罷閒居賦,向后何人奉板輿。
為訊華亭鶴唳無,琴聲斷處客悲渠。
日邊消息花爭鬧,露下光陰柳變疎。
未歎子雲新第宅,最憐定國舊門閭。
風檐讀罷閒居賦,向後何人奉闆輿。
唐代·陳耆卿的簡介
字壽老,號篔窗,臺州臨海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寶慶初前后在世。受學于葉適,為適所傾服。嘉定七年,(公元一二一四年)登進士。十一年,嘗為青田縣主簿。十三年,為慶元府府學教授。官到國子監司業。耆卿著有篔窗初集三十卷,續集三十八卷,《郡齋讀書附志》以有論孟記蒙、赤城志等,并傳于世。
...〔
? 陳耆卿的詩(36篇) 〕
:
弘歷
飲君致君樂,籩豆能無亂。卜晝未卜夜,不過能救半。
傳稱兼仁義,阿好乃過贊。
飲君緻君樂,籩豆能無亂。蔔晝未蔔夜,不過能救半。
傳稱兼仁義,阿好乃過贊。
唐代:
韓熙載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遊,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宋代:
畢仲連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玉籍殊科四十秋,徊翔藩翰幾淹留。五羊舊治功尤著,百越新恩志已酬。
健節亭亭心益壯,清吟一一思如流。壺漿滿道爭迎處,晝錦應先駐虎邱。
明代:
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甯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明代:
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雲樹迷千裡,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