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左叔寶昆仲松竹書院
寄題左叔寶昆仲松竹書院。宋代。曾豐。 南窗晃郎宜春夏,松竹與君為大雅。雨雜吾伊聲灑灑,勸君讀書無茍且。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與君為大忠。風雜吾伊聲沨沨,戒君讀書無雷同。竹生受虛松受實,根器性天道之質。他人見疏君見密,一薰舊染百俱失。風雨不移君讀書,由松之實悟竹虛。回首書皆糟粕余,一真超然萬物初。松竹于學機相觸,學成終不負松竹。拔地摩天立于獨,逃獨歸群成更熟。
[宋代]:曾豐
南窗晃郎宜春夏,松竹與君為大雅。
雨雜吾伊聲灑灑,勸君讀書無茍且。
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與君為大忠。
風雜吾伊聲沨沨,戒君讀書無雷同。
竹生受虛松受實,根器性天道之質。
他人見疏君見密,一薰舊染百俱失。
風雨不移君讀書,由松之實悟竹虛。
回首書皆糟粕余,一真超然萬物初。
松竹于學機相觸,學成終不負松竹。
拔地摩天立于獨,逃獨歸群成更熟。
南窗晃郎宜春夏,松竹與君為大雅。
雨雜吾伊聲灑灑,勸君讀書無茍且。
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與君為大忠。
風雜吾伊聲沨沨,戒君讀書無雷同。
竹生受虛松受實,根器性天道之質。
他人見疏君見密,一薰舊染百俱失。
風雨不移君讀書,由松之實悟竹虛。
回首書皆糟粕餘,一真超然萬物初。
松竹于學機相觸,學成終不負松竹。
拔地摩天立于獨,逃獨歸群成更熟。
唐代·曾豐的簡介
(1142—?)樂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進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慶府。晚年無意仕進,筑室稱樽齋,以詩酒自娛。有《緣督集》。
...〔
? 曾豐的詩(548篇) 〕
:
弘歷
積素流光映彩鐙,上元今歲景偏增。若論春雪如春雨,便慶食升有四升。
積素流光映彩鐙,上元今歲景偏增。若論春雪如春雨,便慶食升有四升。
元代:
楊維楨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
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
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清代:
牛燾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斗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鬥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宋代:
王庭圭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隻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
吳金水
欲別還愁再會稀,雨絲如淚灑春衣。多情廢話三千句,無用粗腰四十圍。
何事青眸頻放電,只緣綠綺太投機。行車將發猶回首,遙見人叢一吻飛。
欲別還愁再會稀,雨絲如淚灑春衣。多情廢話三千句,無用粗腰四十圍。
何事青眸頻放電,隻緣綠綺太投機。行車將發猶回首,遙見人叢一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