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從出長安應制
扈從出長安應制。唐代。杜審言。 分野都畿列,時乘六御均。京師舊西幸,洛道此東巡。文物驅三統,聲名走百神。龍旗縈漏夕,鳳輦拂鉤陳。撫跡地靈古,游情皇鑒新。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禹食傳中使,堯樽遍下臣。省方稱國阜,問道識風淳。歲晚天行吉,年豐景從親。歡娛包歷代,宇宙忽疑春。
[唐代]:杜審言
分野都畿列,時乘六御均。京師舊西幸,洛道此東巡。
文物驅三統,聲名走百神。龍旗縈漏夕,鳳輦拂鉤陳。
撫跡地靈古,游情皇鑒新。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禹食傳中使,堯樽遍下臣。省方稱國阜,問道識風淳。
歲晚天行吉,年豐景從親。歡娛包歷代,宇宙忽疑春。
分野都畿列,時乘六禦均。京師舊西幸,洛道此東巡。
文物驅三統,聲名走百神。龍旗縈漏夕,鳳輦拂鈎陳。
撫跡地靈古,遊情皇鑒新。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禹食傳中使,堯樽遍下臣。省方稱國阜,問道識風淳。
歲晚天行吉,年豐景從親。歡娛包曆代,宇宙忽疑春。
唐代·杜審言的簡介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
? 杜審言的詩(40篇) 〕
宋代:
吳激
柳引青煙,花傾紅雨,老來怕見清明。欲行還住,天氣弄陰晴。是處吹簫巷陌,衫襟漬、春酒如餳。溪橋畔,涓涓流水,雞犬靜柴荊。高城。天共遠,山遮望斷,草喚愁生。等五湖煙景,今有誰爭。凄斷湘靈鼓瑟,寫不盡、楚客多情。空惆悵,春閨夢短,斜月曉聞鶯。
柳引青煙,花傾紅雨,老來怕見清明。欲行還住,天氣弄陰晴。是處吹簫巷陌,衫襟漬、春酒如餳。溪橋畔,涓涓流水,雞犬靜柴荊。高城。天共遠,山遮望斷,草喚愁生。等五湖煙景,今有誰爭。凄斷湘靈鼓瑟,寫不盡、楚客多情。空惆悵,春閨夢短,斜月曉聞鶯。
明代:
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
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宋代:
王炎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
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隱背初心。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
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隱背初心。
:
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鈎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宋代:
范祖禹
洛社瞻賢躅,書筵繼老成。聲容陪夙昔,論議想平生。
節與盤山峻,名隨沇水清。草堂空舊隱,松月為誰明。
洛社瞻賢躅,書筵繼老成。聲容陪夙昔,論議想平生。
節與盤山峻,名隨沇水清。草堂空舊隱,松月為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