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韓偓的詩 > 草書屏風

草書屏風

[唐代]:韓偓

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

草書屏風鑒賞

  “屏風”是室內擋風或作為障蔽的器具,為美觀設計,上面一般都繪有圖畫或寫有文字,所以它在使用中還有書畫的藝術價值。這首詩看似詠“屏風”,實際上是詠“屏風”上懷素的草書。它“通過生動精辟的語言形式,極其深刻地描述了懷素草書的飛動氣勢和蒼勁形象,以及它那無窮的生命力。是為唐人論書名篇之一”(洪丕謨《書論選讀》)。

  懷素,字藏真,湖南長沙人。原姓錢,幼年便出家做了和尚。生卒年月不可考,活動當在公元八世紀,即唐代中葉。他曾師事張旭、顏真卿等著名書法大師,勤奮好學,后遂以狂草知名,興到筆運,如驟雨急旋,隨手萬變,而合乎法度,成為一代大師。他的草書名盛一時,到后來,他的書跡更為人所珍愛,雖片紙只字,亦價值連城。他留存下來的墨跡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和《千字文》等,皆系草書,有影印本傳世。其中尤以狂草《自敘帖》為最出眾有名。

  懷素的草書到了韓所在的晚唐、五代,愈來愈為世所珍愛。韓偓不僅精于詩歌,對書法也有一定造詣。據宋代《宣和書譜》卷十載:“考其(指韓偓)字畫,雖無譽于當世,然而行書亦復可喜。嘗讀其《題懷素草書詩》(按即《草書屏風》)云云,非潛心字學,其作語不能迨此。后人有得其《石本詩》以贈,謂字體遒麗,辭句清逸?!庇捎陧n偓對書法有愛好和研究,因而他對懷素遺留在屏風上的草書墨跡表示了極大的愛好。

  “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p>

  一開始就以問句突起,好像十分激動地在問主人:“您從哪里得到的這個屏風啊?”驚喜萬分之態,溢于言外。而且緊接著就立刻判斷,這個分明是懷素的筆跡(“蹤”是蹤跡,這里指筆跡)。這充分說明他平日對書法極為留心,尤其是對懷素的草書風格十分熟悉,如故人相逢,一眼便認了出來。接下來,作者在驚喜中對屏風上的整幅墨跡作了審視。

  “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p>

  前一句從“塵色染”中,看出墨跡流傳已久,古色古香,彌足珍貴;但由于長期輾轉流傳,字幅上侵蝕了塵色,有些斑駁,詩人在極端愛惜中也流露出一絲惋惜之意。后一句說雖然蒙上了很多塵色,但還是可以看見那濃黑的墨跡,從“墨色濃”三字中,仍滿含著詩人的驚喜愛惜之情。這里一個“濃”字,生動地描述出懷素草書中那種筆酣墨飽、痛快淋漓的特點,已經把整幅字中體現的風格和意境初步傳達給讀者,十分形象準確。

  前四句一句一轉,“何處”、“分明”、雖多”、“猶見”,在轉折中步步頓宕,峰回路轉,引人入勝,作者的驚悅之情在詩行中不停地躍躍。但一氣貫通,流轉自如,其歡欣的情緒,猶如一條活潑的小溪,在曲折中暢流而下。這四句顯得極為自然,完全是一片真情的流露,讀來仿佛如見當時情形。到后四句,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對字幅中的點畫作了具體描述,把這一高度抽象的藝術,十分具體、形象地再現在讀者面前,而且具有懷素書法的特點,使人欣賞贊嘆不已。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p>

  這兩句先是從點畫來贊美懷素書法的剛勁有力。前一句是說懷素草書中的點,好像怪石正在向秋澗奔走。這一比喻形象奇特,但有由來。晉代衛夫人(筆陣圖)說:點,要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這里在“石”前加一“怪”字,就表明它不同一般,體現出懷素草書的“狂”的特色。在“怪石”與“秋澗”間著一“奔”字,充分表現了草書中“點”畫在映帶時那種迅疾有力的動勢,十分形象生動。后一句是說懷素草書中豎和弧鉤筆畫,真像枯藤(即“寒藤”)掛在古松上,這個比喻從歐陽詢來。歐陽詢《八訣》說:豎,要如“萬歲之枯藤”;弧鉤,要如“勁松倒折,落掛石崖”。“藤”、“松”已有勁健意味,再用“寒”、“古”來形容,就更具蒼勁感。兩句中雖只點出點、豎和弧鉤這些個別筆畫,但卻在懷素草書中具有代表性,其他筆畫概可想見,那種中鋒運筆時飽滿、剛勁、渾厚的效果,鮮明地凸現出來。而且,這些“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的點畫,構成了狂放、豪縱的整幅氣度,無一字不飛動,無一字不活潑,體現了生動活潑的氣韻。這是書法作品中很難達到的高妙境界。這屏風上生動的草書,激動著詩人的心,不禁萌發奇妙的想象。

  “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p>

  如果把屏風搬到水邊,每個字恐怕都要化成龍,游到水里去了。這一想象更為奇特,但也并非無來處。古人把寫草書比為“筆走龍蛇”,如李白《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币驗楣P畫的盤繞曲折,有如龍蛇迅速有力的游動。從這個比喻中,可見懷素草書是何等的筆勢飛矯,生動活潑,顯現了旺盛的活力。另外,古人常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闕”來比喻“書圣”王羲之的字,此處隱然以懷素比王羲之,可見推許之高。“恐”字,不僅有估計的意思,也還恐怕它真化為龍,從水中飛走,而失去這珍貴難得的字幅的意思,有一種風趣的意味隱含其中,曲折委婉地表達了對懷素草書遺墨的萬分珍愛之情,使前四句那種驚喜神情一直貫穿到結束,全詩洋溢著充沛的激情。詩人從屏風寫起,然后寫懷素草書,寫懷素草書又先表現整體感覺,然后再以形象的筆墨作具體的描述,全詩層層深入,步步遞進,最后又以神奇的想象結尾,留下回味不盡的余意,同篇首暗中照應,在章法上顯得嚴謹、完整,表現出精心的安排。特別是形象的生動描寫,激情的強烈抒發,使全篇蕩漾著盎然詩意,語語動人心弦,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韓偓簡介

唐代·韓偓的簡介

韓偓

韓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國唐代詩人。乳名冬郎,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陜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贊其詩是“雛鳳清于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后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 韓偓的詩(316篇)

猜你喜歡

臨江仙 其一

宋代周紫芝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

為許氏贈妾

明代皇甫汸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ㄒ蚪庹Z艷,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新。坐令幽谷里,無夜不生春。

清都觀答幼遐

唐代韋應物

逍遙仙家子,日夕朝玉皇。興高清露沒,渴飲瓊華漿。
解組一來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顧我笑,綠簡發新章。
泠泠如玉音,馥馥若蘭芳。浩意坐盈此,月華殊未央。

貧甚戲作絕句八首 其六

宋代陸游

行遍天涯等斷蓬,作詩博得一生窮。可憐老境蕭蕭夢,常在荒山破驛中。

寄遠曲二首 其一

明代宗臣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

趙昌海棠圖

元代金涓

銀燭燒殘夢未回,舊家庭院已荒苔。玉簫聲杳人何處,惟有東風燕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