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易順鼎 > 易順鼎代表作品

易順鼎的詩詞

本頁收錄易順鼎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時間排序,通過這些易順鼎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易順鼎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易順鼎代表作品、或喜歡的易順鼎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夢游仙 其九

清代易順鼎

榕城好,冬景更留連。鷺影翹來無雪地,鴉痕畫出欲風天。

人立柳塘邊。

華胥引 其二 春宵月下憶遠,仍用前韻

清代易順鼎

離鸞院落,月浸柔天,綠春如濕。釧響荒唐,夢中記起松腕白。

十年清夜吹簫,向垂楊江國。帶露敲扉,睡鶯花上驚立。

羅敷媚

清代易順鼎

畫簾夢顫絲絲雨,銀蒜深垂。燕子歸時。一點春寒戀被池。

鏡塵不鎖雙鸞影,紅淚調胭脂。碧字題眉。小砑云箋寫艷詞。

十六字令

清代易順鼎

春。向晚汀洲采白蘋。風欲起,愁殺渡江人。

醉太平

清代易順鼎

朱門掩重。朱簾卷重。小樓癡立東風。悄無人伴儂。

衫兒醉松。鬟兒睡松。海棠落了輕紅。是愁中夢中。

清平樂

清代易順鼎

春波一頃。曾照驚鴻影。誰道銀河天上近。不似紅墻太迥。

重來欲問桃根。流水無情送春。惆悵個儂何處,半彎眉月黃昏。

齊天樂 和白華,用叔問韻,時余將游廬山

清代易順鼎

西風又起天涯路,吹殘碧云如馬。十載江湖,無人到處,慣與閑鷗爭霸。

一雙不借。更廬阜尋僧,遠投蓮社。行路尋常,曹將軍筆也難寫。

月下笛 其二 原韻題紫帆詞

清代易順鼎

蘭畹金荃,霏香秀筆,幾人吾友。空華轉首。飛來瑤想都瘦。

紅云懶向仙龕住,尚記得三生事否。想醉魂曾到,驪宮雪舞,寸珠歸手。

長亭怨 其二

清代易順鼎

枉分付萬紅遮路。鵑國樓臺,影兒曾貯。春似佳朋,尊前易散總難聚。

要隨伊去。訪天外桃花倩女。水遠山長,試借問君家何處。

秋思耗 得湘中故人書,用耒邊詞得秋錦書韻

清代易順鼎

估艇南浮客。望剪波小燕,雨平潮息。深竹貯燈,淺花停磬,簾卷蜻翼。

正飛月山樓,萬層秋綠裹瘴國。寄遠愁,滄水驛。怎蜑地開封,魚天落款,只著一些材影,者邊先黑。

鷓鴣天 有憶

清代易順鼎

黃月如眉上一鉤。櫻桃花里客句留。夜鐙似水搖難定,春夢和云散不收。

貪握手,卻回眸。情波畫出別時秋。消他眼角些須惠,博得心頭爾許愁。

壽樓春 其二 疊前韻寄二窗金陵

清代易順鼎

霜花腴還魂。憶靈巖喚酒,水瘦煙昏。更憶蠻江聽雪,市橋沽春。

都老了,翩翩人。舊屐裙。張循王孫。悵埋玉山川,銷金歲月,環燕一般塵。

露華 寄余芷丞京邸

清代易順鼎

豐臺喚酒,記紅揎舞袖,翠揾啼羅。花天夢影,三生曾伴春婆。

贏得年時笛語,帶別愁、飄滿煙蘿。都付與馬頭星月,雁底關河。

浣溪紗 其八

清代易順鼎

水落空灣欲劍沙。里湖風色暝魚叉。鷺鶿飛上白蘋花。

浦口南云濃送雁,渡頭西日淡留鴉。秋光占住釣人家。

四字令

清代易順鼎

冰輪一弦。冰徽七弦。水仙花下來彈。算知音最難。

煙痕翠巒。霜痕碧闌。秋曉風露高寒。與嫦娥共閑。

金縷曲 其一 乙亥元日,時在鼎州

清代易順鼎

又到今年矣。甚流光、暗中吹過,東風似水。脫了青衫還戲彩,春在壽萱花里。

聽爆竹聲聲不止。笑捧一卮為母壽,倩屠蘇、凈把愁腸洗。

湘春夜月 其一 二月十五夜月

清代易順鼎

甚今宵。憑空喚起無聊。肯把半角高樓,守得這般牢。

休說一春難遇,便百年幾個,月夕花朝。怕東風暗到,廣寒宮里,桂長愁苗。

丹鳳吟 憶鳳詞,用張蛻巖原韻

清代易順鼎

落枝啼鳥。記窺樹惺忪,翠鬟猶小。綠淚彈多,不似蓬山春笑。

水邊峭寒籬落,倚東風玉人愁曉。欲寄相思,金沙路遠,鬲碧云多少。

浪淘沙 水仙

清代易順鼎

弱水喚靈帆。訊杳青鸞。五銖衣薄怯憑欄。昨夜海山風露氣,涼透雙鬟。

波路碧如煙。羅襪生寒。點塵紅不到湘天。一朵仙云飄欲起,偏墮人間。

夢游仙 其十

清代易順鼎

榕城好,飄夢水天空。楓葉涼波江舫笛,梅花細雨寺樓鐘。

不聽也愁儂。

滿江紅 其二 登榕城戍樓作

清代易順鼎

斗大孤城,經幾度、英雄血戰。都付與、邊城擁戟,野花纏箭。

洗馬寒江波萬頃,棲鴉壞堞云千片。對西風、有客賦登樓,同王粲。

月華清

清代易順鼎

滿馬吳霜,半床燕月,貂裘萬里曾擁。笛里關山,禁得幾回迎送。

甚飄零、負了莼汀,怕不免、冷鷗相諷。誰共。正曉風江岸,綠楊無縫。

暗香 詠桂

清代易順鼎

碧云路永。嘆夜深徙倚,瑤情難贈。玉手搗霜,悟后狂香也飛定。

金粟堆中小立,從空際、飄來仙磬。要耐得、水樣寒宵,偷剪露黃冷。

憶舊游

清代易順鼎

記鸞箋寫韻,鳳曲游仙,小住文簫。閣外山如畫,試弓腰步屧,來看江濤。

畫闌舊時曾倚,香氣未全銷。怕一角斜陽,春人去后,紅得無聊。

徵招 紅梅

清代易順鼎

闌干一角天西路,亂霞中有人倚。才別焰摩宮,帶二分虹氣。

玉顏春半醉。怕病酒、年華似水。疊疊紅羅,銷魂畫出,南唐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