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華 寄余芷丞京邸
露華 寄余芷丞京邸。清代。易順鼎。 豐臺喚酒,記紅揎舞袖,翠揾啼羅。花天夢影,三生曾伴春婆。贏得年時笛語,帶別愁、飄滿煙蘿。都付與馬頭星月,雁底關(guān)河。金門鎮(zhèn)憐倦客,算沈腰潘鬢,宮羽消磨。入時深淺,料應(yīng)難畫雙蛾。紫陌冷塵飛處,聽西風(fēng)、又顫鈴騾。秋到也,莼鱸歸興若何。
[清代]:易順鼎
豐臺喚酒,記紅揎舞袖,翠揾啼羅。花天夢影,三生曾伴春婆。
贏得年時笛語,帶別愁、飄滿煙蘿。都付與馬頭星月,雁底關(guān)河。
金門鎮(zhèn)憐倦客,算沈腰潘鬢,宮羽消磨。入時深淺,料應(yīng)難畫雙蛾。
紫陌冷塵飛處,聽西風(fēng)、又顫鈴騾。秋到也,莼鱸歸興若何。
豐臺喚酒,記紅揎舞袖,翠揾啼羅。花天夢影,三生曾伴春婆。
贏得年時笛語,帶別愁、飄滿煙蘿。都付與馬頭星月,雁底關(guān)河。
金門鎮(zhèn)憐倦客,算沈腰潘鬢,宮羽消磨。入時深淺,料應(yīng)難畫雙蛾。
紫陌冷塵飛處,聽西風(fēng)、又顫鈴騾。秋到也,莼鱸歸興若何。
唐代·易順鼎的簡介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zhàn)。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zhuǎn)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 易順鼎的詩(381篇) 〕
元代:
方回
七里南山邊,更作三里程。十里舊榷界,雙橋酒有聲。
身老友朋盡,事殊時代更。茅店迷處所,飲徒眠九京。
七裡南山邊,更作三裡程。十裡舊榷界,雙橋酒有聲。
身老友朋盡,事殊時代更。茅店迷處所,飲徒眠九京。
宋代:
釋印肅
捏不成團撥不開,何須南岳又天臺。
六根門首無人用,惹得胡僧特地來。
捏不成團撥不開,何須南嶽又天臺。
六根門首無人用,惹得胡僧特地來。
明代:
何文繪
衣冠禮拜出名家,嶺海重開寶樹花。聚會獨逢清夜月,淹留卻憶舊時華。
銀河遠(yuǎn)帶龍?zhí)端鰸h光浮鳳嶺霞。回首故鄉(xiāng)思雨露,年年三月泛仙槎。
衣冠禮拜出名家,嶺海重開寶樹花。聚會獨逢清夜月,淹留卻憶舊時華。
銀河遠(yuǎn)帶龍?zhí)端鰸h光浮鳳嶺霞。回首故鄉(xiāng)思雨露,年年三月泛仙槎。
唐代:
白居易
吾學(xué)空門非學(xué)仙,恐君此說是虛傳。
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yīng)歸兜率天。
吾學(xué)空門非學(xué)仙,恐君此說是虛傳。
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yīng)歸兜率天。
明代:
羅洪先
金臺初獻策,彤管受咨詢。寶劍虛知已,青芻愧古人。
十年操別鶴,千載著傷麟。日暮寒江上,孤云對白蘋。
金臺初獻策,彤管受咨詢。寶劍虛知已,青芻愧古人。
十年操別鶴,千載著傷麟。日暮寒江上,孤雲(yún)對白蘋。
明代:
毛可珍
西風(fēng)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gòu)擬淩煙。
西風(fēng)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湧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gòu)擬淩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