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人 > 清代詩人 > 張若霳

張若霳簡介

張若霳 張若霳,字樹堂,安徽桐城人。拔貢。清乾隆十一年(1746)七月由漳州府同知調署臺灣海防捕盜同知。翌年十一月兼攝臺灣知縣,同時為范咸、六十七纂輯《重修臺灣府志》擔任「監刻」一職。 ...〔? 張若霳的詩文(12篇)

雨中觀潮

清代張若霳

滄溟水漲連天起,澎湃奔騰萬馬喧。聲撼鯤身銀浪轉,光搖鹿耳玉山翻。

蕭條古木寒無色,淅瀝長廊酒滿尊。萬壑千巖都不見,天涯風雨正黃昏。

澄臺觀海次巡憲六公韻

清代張若霳

聳立憑欄蕩遠眸,海天一碧望中收。鯨魚潛伏三千浪,鵬鳥高摶九萬秋。

極目無情逢幻市,近山有意覓瓊樓。會當上獻安期棗,看取滄溟瑞色浮。

蝘蜓鳴

清代張若霳

暮潮初靜月華生,秋草秋花放晚晴。一種破愁愁不斷,空階蝘蜓向人鳴。

七弦草

清代張若霳

瑣窗閑靜影蹁躚,繞砌亭亭發七弦。高下有情嬌映月,淺深著色嫩含煙。

乍經新雨銀絲潤,旋挹微風翠帶鮮。最喜秋來紅結綬,一尊相對韻悠然。

含羞草

清代張若霳

萱花自昔可忘憂,小草如何卻解愁。為語世人休怪詫,風情太甚要含羞。

攬清堂即事

清代張若霳

東閣愛宏敞,風生滿院秋。云封苔砌潤,花覆石床幽。

倚醉攀霄漢,狂歌逼斗牛。更聞滄海嘯,不用步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