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廩(875-936),今江西上栗縣長平鄉人。唐乾寧元年(894)進士,入翰林院,官至秘書正字,掌管國史、著作兩局。《唐書·藝文志》載有其名。《萍鄉縣志》載其:“淹通有學識,集貞觀以前文章,凡三十卷,名曰貞觀新書”。當時人稱“新書聲價滿皇都”。
唐廩與同時代的著名詩僧齊已,情感甚篤,詩文酬和。齊已《寄
唐廩正字》詩曰:“新書聲價滿皇都,高臥林中更起無。春興酒香薰肺腑,夜吟云氣濕髭須。同登水閣僧皆列,共上魚船鶴亦孤。長億前來送行處,洞門殘日照菖蒲。”詩中稱贊的“新書”,指
唐廩所作的《貞觀新書》,可見當時即已聲價鵲起,譽滿京城。 ...〔
? 唐廩的詩文(1篇)〕